第一卷:汉末雄风 八十三:刘雄移驾临邺都 陆逊破敌料先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汉末雄风 八十三:刘雄移驾临邺都 陆逊破敌料先机 (1 / 2)
        第八十三章:刘雄移驾临邺都陆逊破敌料先机

        且说张燕、毕勇基二人扮成官军,逃出升天,一路往南渡黄河而去。在路夜宿晓行,非则一日。行到弘农地界,过得一个小林岗,早望见一座高山,不觉天色渐渐晚了,张燕不止住的叹息道:“不料我张燕落的连个栖身之地也无。”毕勇基劝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又何必如此哀怨?我闻曹公在中原招贤纳士,我二人何不投之安身?”张燕苦笑道:“也只能如此了。”于是二人剪路折东而走。

        又行了一日,渐近洛阳地界,忽一彪军马围上来,为首一人踢马喝道:“吾乃宛城候张绣,尔乃何人?”张燕怕被他小觑,冷笑道:“好大名气,却不知是否徒有虚名?”张绣大怒道:“蟊贼讨死!”提枪便刺,张燕舞枪迎上。二人双枪并举,一个身若捍捷似飞燕,一个体形勇腱如游龙。枪来枪往之间,约战有百余合,难分胜负。

        毕勇基在后看的暗自心惊,叹道:“真虎将也!”又恐张燕有失,拔剑突进,将二人分开,叫道:“都且住了。我二人是来归顺曹公的。”当下就将事简说一遍。张绣大喜,急引二人来见曹操。操闻说张燕威猛,又见毕勇基仙风道骨,心中大喜。上表加封张燕为平北将军。加封毕勇基为平西将军。毕勇基推辞道:“多蒙曹公厚恩,只是某乃出家之人,视功名爵禄如无物也。”遂坚持不受。操更喜,便命他入府中主事,早晚听侍。

        再说刘雄平定黑山祸乱。赐张辽都亭侯爵,封前将军,领河内太守,坐镇河内、壹关一线。又赐徐晃昌亭侯爵,封右将军,领上党太守,坐镇上党、平阳一线。嘱咐二将道:“秀珍王后分娩在即,孤今暂回晋阳。河内、上党等地素来匪寇猖獗,虽被平剿,但尚有小部为祸,早晚若有事,汝二人可自行斟酌。”

        张辽道:“末将承蒙大王收留之恩,必当以死为报。”雄又谓陆逊道:“伯言大才,不可屈没。孤今就赐张俊义阳亭侯爵,封后将军;高易之关内侯爵,平虏将军。使他二人在你麾下从令。再拨两万军于你,你可速去镇守渤海,协助周公瑾部,抵御青州袁绍。但有缓急,飞将来报。”于是各路分拨已定,遂上马引众奔回晋阳。

        未过一月,至同年冬十一月二十七。秀珍王后于晋阳诞下一子,雄赐名刘稷,是为公子稷。雄就于王府大宴众臣,宴罢。郭嘉道:“大王兴义兵以除暴乱,使境内国泰民升,人皆称颂,此古人所不及也。而今袁氏未灭,冀州人殊意异,未必服从。而晋阳地利偏西,人口稀少,不足以王室所镇。若久留于此,恐后事不便。以小生之见,不若移王驾幸邺城为上策。此臣之见,愿王上裁决之。”此言一出,群臣皆惊,殿内鸦雀无声。

        辛评率先开口道:“臣久在冀州。深知邺城地博广大,民生百万。实为王都不二之选。”阚泽、刘晔、糜竺、毛介等人亦都附议。雄思略许久,道:“孤亦知晋阳偏安。但恐人妄自非论耳!”嘉笑道:“易也。大王可明书传于朝廷,阐告陛下:以晋阳遭羌人、山贼洗礼,荒废难固,更兼地处异族之邻。而邺城地近中原,钱粮富庶,足可具备。我料圣上必然从之。”众官亦附。

        刘雄主意遂定,就上书飞奏洛阳。献帝得书,准批。于是公元201年,汉建安六年春五月初五。以汉亭王刘雄诏御宣迁王都于邺,尽免冀州赋税一年,万民皆颂其功德。

        诸事办毕,邺城相王修进谏道:“大王新定邺都,民生欢悦,不如趁此时巡查地方,以示国威。”雄然其言,遂引众将从邺城出发,经至南皮、河间、代郡、蓟县、渔阳、范阳、北平等地。

        这日行至代郡境内。太守令狐邵率颜良、赵睿等将来迎入郡内,摆宴庆贺。邵弟令狐青,字仲卿,年方十九,生的躯长八尺上下,英姿伟岸,仔细观看时,果然是一表非凡,你看他步履稳健,相貌轩昂。雾眉如雪松,唇红似火烛。顶阔高鼻天梁满,凤眼眉清脸修长。仪表堂堂真杰士,清新俊逸表才郎。他善击剑,通音律,当筵抚琴舞剑,以博众人之乐。雄看的心中大喜,暗赞:“世间竟有这般美男子耶!”遂召令狐青随身听命。于是逗留三日,引众人继续巡游。至同年九月,方始归邺。

        再说袁绍兵下青州以后,招贤纳士,扩充兵员,以韩猛、高干、岑璧为将,许攸、逢纪为谋士,屯兵莱湖,时刻欲渡河攻取渤海。至周瑜引众屯守平林之后,对峙两年有余,各有胜负。及闻陆逊驻军南皮,急聚众将商议,青州刺史乔泰道:“靠山王乃天子皇叔,又兼掌三州兵事,其势甚大。以我之见,只可与和,不可与战。”

        袁绍道:“非是我要与他厮杀,而是刘雄匹夫不能容我,要欲赶尽杀绝。我岂能坐以待毙乎?”乔泰默然,许攸道:“周瑜大军驻守平林,我料陆逊所部不过尔尔。主公可派遣二将尽打主公旗号,引兵从东莱出兵渡河行进渤海湾,佯攻南皮。待周瑜增援陆逊时,再由正面出兵攻打平林。此方为上策,惟主公决之。”

        袁绍思略半晌,问众将道:“子远之计如何?”众官附言。绍遂遣韩猛、区赞二将引军两万,打着自己旗号,出兵渤海湾。绍自引周昂、高干、岑璧、麴义、周唐等将,整备三军进驻莱湖,只待周瑜兵动,就趁势取平林。周昂进言道:“只恐韩猛、区赞不称其职,误了大事。”绍道:“我心腹大将,非汝能知。况且只是虚张声势,又非决胜之局。”又吩咐二人:“不可轻敌冒进。只需佯攻即可。”韩猛、区赞领兵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