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汉末雄风 十六:奉诏除授征南越 云海传书话情思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汉末雄风 十六:奉诏除授征南越 云海传书话情思 (1 / 2)
        第十六章:奉诏除授征南越云海传书话情思

        时至公元185年,中平二年春,宛城战事平息,朱俊歇兵半月,又率本部孙坚、刘雄并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阴相鲍信等麾下一应兵将克期到达东郡仓亭,以诱敌之计大破兖州黄巾军,斩敌两万余,俘虏六万余人,生擒贼帅卜己,自此中原再无战事。

        另一方面中郎将皇甫嵩率本部兵将曹操、袁绍并中郎将董卓,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魏昌与贼首张角鏖战冀州。皇甫嵩用曹操之计,一面派人观察贼军举动方便诱敌,一面在漳水决堤埋伏,于本年五月十五,皇甫嵩乘夜诱敌成功,在黎明时决堤放水,成功大破敌军,斩首三万多人,溺死多达五万之众,焚烧车辎三万多辆,虏获人数甚多。

        同年五月二十六,张角旧疾复发,病逝曲阳。嵩乃用十万黄巾军人头筑成京观,成功慑住贼心,曲阳告破。嵩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余众皆降。

        东汉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就此平定。黄巾之乱虽平,然**的汉王朝已破损不堪。士人的不平之鸣,遍地的哀鸿之声,正默然演奏着一曲末世之歌!

        同年六月,各部将校班师回朝,等候朝廷封赏。朝廷方面以皇甫嵩、朱俊大功,封嵩为车骑将军,冀州牧;封俊为骠骑将军,河南尹。

        众人保举卢植之功,卢植官复原职;以袁绍破张梁、张角之功,封西园八校尉之中军校尉,挂虎贲中郎将之职,领渤海太守;以曹操破张梁、张角之功,觐身西园八校尉之典军校尉,挂议郎之职,领济北相;以袁术破张梁、夺长社之功,挂虎卫中郎将之职,领南阳太守;以董卓破张角、守广宗之功,封前将军,领西凉刺史;以孙坚守宛城,破波才之功,封破努将军,领长沙太守。其余众将各有封赏,令克期走马上任。

        惟刘雄三兄弟听候日久,不得除授,飞怒道:“那袁术、董卓之辈何来功劳,个个高官厚禄;兄长数次破贼,功劳那个比他们少半分?”

        三人更是郁郁不乐,一日街上闲行,正逢朱俊走马上任,雄急忙拜见,备言所事,俊摇头叹道:“我怎不知首义三兄弟功劳,奈何十常侍等人从中作梗,蒙蔽圣聪,我与卢大人数番觐述,皆未能得见圣上。”说完,就砚写一封信与雄道:“我任期匆急,就与你书信一封,你可去寻那侍中张钧大人申辨。”

        雄领了书信,拜别朱俊,径来寻侍中张钧。及见,雄自述功绩,又呈朱俊书信,钧拆读毕,大怒道:“阉贼如此放肆,胆敢埋没忠臣良将!”就先安抚了三人,自家换了朝服,入朝觐见灵帝,奏道:“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弄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灵帝不信,张钧又奏道:“今有大功将士讨黄巾贼首张角、诛张梁、灭张宝,辅佐骠骑将军朱俊破波才、擒卜己,功劳甚高,却被十常侍等人压制不报,祈圣上明察。”

        灵帝便召张让、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等人前来询问,张让奏道:“张钧欺主,求陛下治他欺君之罪。”孙璋、毕岚、栗嵩等人更是谗言连进,张钧还欲辩驳,灵帝温怒,令武士逐出张钧。

        此后张钧数番上奏,虽皆被灵帝驳回,但十常侍心中难免

        惊怕,共议道:“此必是那刘雄三人自持功高,不得除授,故于卢植、张钧等人耳前生怨言。若是闹得太大,难免落下话柄。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在殿上为他讨个封赏罢了。”众人同声称是。

        翌日朝会,张让奏请有功之人上殿,张钧、卢植、曹操等人亦都附奏,帝就宣三人上殿。三人入殿具拜施礼后,帝方张口开问,忽有使者加急来报说南越王柯泰接连交州祖奎、吴刚等人作乱,南海、苍梧两郡相继沦陷,交州刺史徐癸请求朝廷速速发兵增援。

        帝闻言问道:“那位爱卿愿领兵平叛。”满堂文武竟无一人应声,盖因汉越交战百十年,朝廷多次派兵镇压无果,山越野地,瘴气丛生,蛇虫猛兽随处可见;越人勇猛善战,贯能穿山腾跃,驱兽投毒,皆知此去九死一生,所以无人出列应声。

        那张让恨他三人杀左丰之过,心里嘀咕着:“现如今山越交战甚恶,南海诸地相继沦陷;想那蛮越杂居之第,山高路远,又有山贼草寇聚众反叛;他兄弟不是想要官么?就封他三人个将军,让他们去领兵平叛,好歹要借这越人之手,结果他兄弟性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