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换战俘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换战俘 (1 / 4)
        接下来几天,郭宋没有等到朝廷的消息,倒是北方被沙陀人释放的第一批汉民到了甘州,第一批汉民有六千余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他们来自主要来自河西走廊,以瓜州和沙州的百姓为主,尤其是瓜州晋昌县,几乎全县百姓都被掳掠去了伊州,成为沙陀人的矿奴,参与开采伊吾附近的一座铜矿。品=书/网:..la

        第二批是五千名青壮男子,很快也会释放回来。

        关于这批汉民的安置地放在哪里郭宋特地组织官员们讨论过,官员们几乎一致同意将这批汉民安置在张掖河南岸,这也是因为甘州南部也是产粮区,有大量荒废的土地,正好可以给这些汉民耕种。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长途跋涉而来,恐怕体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临时安置地便放在酒泉县城外。

        酒泉城外搭起了大片帐篷,数十名官员和千余士兵都在忙碌不停,孟郊和其他士子都投入了新的工作,他们负责登记难民。

        郭宋也赶到了酒泉,此时他在十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巡视营地。

        “第一批来的都是老弱妇孺,长途跋涉,病倒者众多,要准备足够的药材和医师,我觉得这比准备饮食更重要。”

        郭宋回头看了一眼众官员,司马刘梓连忙道“请都督放心,已经准备就绪,包括回春堂在内,还有军医,一共有三十余名医师,各种药材也准备充足。”

        郭宋点点头,他又指着两座木房子问道“那是什么”

        “回禀都督,那是茅厕”

        郭宋眉头一皱,“离大营太近了,容易传染疾病。”

        潘辽连忙道“如果离大营太远,那就不方便,大营本身就很大,如果奔跑太远,很多百姓可能就会挖坑就地解决,反而容易造成疾病流行。”

        郭宋沉吟一点道“那索性就考虑得更周全一点,建一排茅厕,两座根本就不够用,另外,茅厕要用营栅包围,四周撒上生石灰,再铺上木板,同时要加强疾病宣传。”

        潘辽连连点头,“卑职明白了,立刻安排修筑茅厕,撒上生石灰。”

        他连忙去找士兵安排了,这时,远处有士兵大喊“他们来了”

        郭宋连忙走到高处,向北方眺望,只见北方隐隐出现了一条黑线,第一难民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