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试探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试探 (1 / 3)
        长安因为没有朝会,官员们的朝时间南唐要晚一刻钟,南唐是卯时一刻朝,也是六点半,而长安是卯时正,七点钟准时朝,朝和班是一回事,不准迟到,家里有事可以提前请假,或者后来给司说明情况。

        郭宋乘坐的马车一般是卯时正停驻在官房前,他直接下车走进官房,

        他的官房虽然叫做房,实际是一组建筑,他的手下关各种参军从事、幕僚从事都有一百余人,处理着大唐晋国庞大繁杂的军政事务,虽然已经被参事楼分走一大半,但每天从白虎堂转来的各种重要事务还是十分繁杂。

        郭宋的官房分为左右外房和内房,郭宋走进官房后,左右两座大堂是两座外房,各有四十余人,一方主军,一方主政,走进堂大院子,左右还是两座大堂,左边是书库,而右边是内房,内房的参军从事人数较少,只有十几人,他们主要处理涉密的军政事务。

        穿过院,里面才是内院,其实是一座小花园,四周有五六间屋子,这里才是郭宋自己的官房,里面有主堂、议事堂、休息房、地图房等等。

        郭宋走进官房主堂,在宽大厚重的桌案前坐下,他坐的是一张宽大舒适的官椅,又叫锦椅,从河西时开始,到现在已经风靡天下,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坐锦椅,甚至大户人家的书房也是摆着锦椅,无论家庭、外面的酒楼等等地方,高足坐具已渐渐成为主流。

        目前郭宋的记室参军有三人,最早是张歉逸,现在已是参事楼的参事,第二个是杜嗣业,他现在出任商州长史,到地方官府磨练去了。

        然后是温邈、卢纶,月又增加了一人,韦纶,从白虎堂调来,目前这三人都是名门世家子弟,才华出众,韦纶更是有地方官府经验,胆识过人,把一千艘槽船从陈留县送到太原。

        郭宋刚坐下,茶童便送热茶,温邈便将一叠书放在桌案,书最面是编制好的目录和摘要,郭宋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从里面选出感兴趣的书。

        “科举的方案编制好没有?”郭宋问道。

        “启禀殿下,还没有编制完成,卑职昨天催过了,主要是实地确认客栈、寺院等住宿之处,大家都在外面跑,还有很多细节都需要一一实地确认,所以没有那么快。”

        这种务实的作风是郭宋一直提倡的,宁可慢一点,但也要做踏实了,不能闭门造车,拍脑袋想方案。

        郭宋点点头,“让他们抓紧是了,不用催促,另外蒲州盐池要加大产量,这件事刻不容缓,要求参事堂全力以赴,下个月我要见成效。”

        蒲州是今天的运城地区,那里也有几座大盐湖,之前它们属于军盐池,军队专用,由军队负责开采晾晒。

        但由于盐州那边的盐池位置偏僻,还是很不方便,产量一直起不来,加奉先县的东卤池面临枯竭,郭宋便做出决定,把蒲州三大盐湖一分为二,把两座盐湖划给盐铁署,另外一座盐湖留给军用。

        “卑职记住了,这去安排。”

        这时,郭宋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父亲还在长安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