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九章、十番争棋(6) (2 / 3)
韩国队领队金寅则说:“围棋有序盘、中盘和后盘。哪怕是李昌镐下的,在序盘下中盘的手段,首先棋理上说不通。”
马晓春赢下这一局后,和李昌镐的相对战绩改写为2胜4负,也就是之前对李昌镐四连败。
1995年马晓春连获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冠军,1996年再次2比1战胜曹薰铉打入东洋证券杯决赛,此时春风得意的马晓春的眼界里,必然没有李昌镐,他也不会在意相对战绩落后李昌镐这么多盘。
再说,东洋证券杯决赛前的“前哨战”马晓春赢下来了,这对马晓春也是利好消息。
当时的媒体,还以“马晓春李昌镐——谁是计算围棋之王?”的噱头为题目,来吸引大众眼球呢。
马晓春成名已久,更重要的是,1995年他刚刚拿下富士通杯与东洋证券杯,成为双料世界冠军;其实力得到了媒体与围棋界广泛认可。
认可很重要,人们都非常看重大众认可,都会努力去争取得到。
李昌镐虽然年幼,刚刚二十岁出头,但也在1992年和1993年以3:2的比分战胜林海峰和以3:0的比分战胜赵治勋,连续夺取两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冠军;在韩国国内更是勇不可当。
为什么并好像还没得到世界棋坛同样的认可呢?
应该只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猜测,那就是李昌镐太过于年轻了。
他彗星一般的崛起,是人们从心底根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完全打破了人们关于功成名就的规律,那时人们还普遍认为,三四十岁才是超一流棋手最成熟的年龄。
当时韩国棋坛,已经提出了“计算围棋”的概念,认为马晓春和李昌镐是新时代“计算围棋”的代表人物,而两人的决赛,实际争的是“计算围棋”的王者地位。
2月9日第4届真露杯三省围棋擂台赛第13局,李昌镐一反常态用“宇宙流”对付马晓春,其用意耐人寻味,而且意味深长,这一点可通过李昌镐对马晓春的评价窥探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