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五章、九段棋所(9) (3 / 4)
但是围棋规约规定“有劫要补”,恰巧和本因坊秀哉的说法相反。
不料,1959年吴清源与高川格三番棋第二局又发生了纠纷。
终局时,高川格要吴清源按照围棋规约第四条判例规定,应该在A位加补一手。
吴清源认为要不要补应该由对局者决定,规约怎么可以硬性规定要补一手,难以令人心服。
双方僵持了好几个月,最后吴清源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勉强同意补一手,不补吴半目胜,补了吴半目败。
但吴清源提出相对要求,希望日本棋院赶快修正规约。但迄今三十年规约依然未改!
三、用应氏规则来批判这两判例
吴清源大国手与岩本本因坊的一局,岩本认为他的劫材多,最后一劫可以不粘,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
自古到今绝无最后一劫可以不粘的棋谱,已经证明了不粘是不合理的。
计点制规则规定间隔各一虚手与间隔各一实手相同,可以提返热子,岩本的劫材不论有多少,吴清源的间隔虚手可以提返热子是无穷的劫材,也就是不必找劫材即可提返热子,岩本有限的劫材当然无法与吴清源无限的劫材相比。
计点制规定双方各一虚手,着手休止而非终了。
必须连续各二虚手,四虚才可以终局。
吴清源大国手与高川格本因坊一局,吴清源说得很对,要不要补一手应该由对局者决定,这是棋艺而非棋规。
规则规定要不要补基本上已经不合理,怎么能够有合理的规定呢?
果然不出吴清源所料,日本棋院三十年来,无法修改合理的补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