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四章、冲击3段(6) (2 / 3)
这里的“敌国“不是“敌对的国家“的意思,而是“地位相当的诸侯国的意思“。
这是孟子表达他对春秋时战争的看法的话,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一章的解读是:“《春秋》每书诸侯征战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朱熹对孟子思想的把握是准确的。他在此并未细作训诂,而是阐发这当中的义理。
春秋不同于其他史书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单纯地记述史实,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感情看法,绳之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也即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用以褒善贬恶,拨乱反正,故而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因此,《春秋》在记述战争时历来是立场态度十分鲜明的,那就是讥刺不合礼法,不合道义的战争和罪恶,没有合于道义而加以赞许的情况。
朱熹进而解释孟子“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之意,举了“召陵之师“为例。
“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楚国(当时被认为被认为是蛮夷之国)北上扩张,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而且取得和平胜利的一次行动,所以朱熹引为范例。
孟子的思想,究其根本,还是来自孔子。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儒家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
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所以“敌国不相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