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第 222 章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2、第 222 章 (3 / 4)
        但今年有所不同。

        从去岁冬日,草原的雪水便不多,而到了今年四月,草原上都有滴水未降。

        原本定植的牧草纷纷枯死,只能依靠以前的青储勉强过活,牛羊也因为吃不到足够的草料而接连死亡。

        才过好日子没几日的牧民们不得不推出牛车,离开修筑的房屋,带着泪水,痛苦地重新逐水草而居。

        可是普通草场的牧草,是提供不了紫花苜蓿那么巨大的产量的。

        为此,拓跋猗卢以草原日渐荒芜为由,要求渤海公将紧临草原的代郡做为他的封地,让他的牧民们迁移到长城以内来。

        但这个要求被魏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代郡拥有太行山北路的三条径道,只要越过径道,整个幽冀都无险可守,更不要说代郡本身还有数万户普通百姓,草原人过去了,当地百姓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魏瑾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用粮食换取草原的大量牛羊,牧民只保留少量的牛犊羊羔做种,等到旱情缓解,再重新养育牲口,当然,草原想要来兖豫二州打工也是可以的,但不能成建制进入,需要接受北方安排的工作。

        而这个提议被拓跋猗卢愤怒地拒绝,他以书信质问渤海公,谈起当年是他们拓跋鲜卑第一个支持她,甚至借出兵力为她抵挡最初的四方窥探,如今他们部族遭遇天灾,您就是这样回报当年的支持么?

        魏瑾的回信是私情与家国终是有别,正是记得当年的相助,所以这些年对草原始终优容,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不要急,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总能过去,钱粮可给,至于说要地的事情,还是不要提了,提了伤感情。

        拓跋猗卢试探之后,发现渤海公并没有一点松口的意思,于是开始了第二波试探,他悄悄让几个部族搬迁到代地长城附近,驱逐了周围的汉民。

        魏瑾让人加强了边关的戒备,并且严厉斥责了他,让他速速带人回去。

        同时,魏瑾调动了幽州守军,开始在代地集结,以防万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