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奶奶来了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 奶奶来了 (1 / 3)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叔和二姑姑回来说:阿虎妈妈同意出五百块钱,而且已经把钱先给了。大姑夫妇和二姑夫等人再无话可说,默认了找保姆的方案。

        马交虎却暗暗叫苦不迭:“按照叔婶以往的一贯作风,就算收了钱也未必会请什么保姆,我刚伺候完爷爷,奶奶这又搬过去住了,想都不用想还得我伺候,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俗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若是普通人家的父母生病,作为孩子,不仅需要花费大笔医疗费用,还需整天陪在父母床前照顾。毋庸置疑,孝顺和工作便会出现矛盾。这时间一长,就觉得压力很大,压力大就会很烦躁,自然对父母就没以前那样有耐心了。加上还得工作不能一直陪伴,自然就是老一辈所说的不孝了。还有就是父母若久病缠身,一些儿女就认为治不好了,他们反而想着父母的遗产该怎么分配,自然就不孝顺父母了。

        马仁卿主动请缨,非要接奶奶到江北住,究竟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旁者不得而知。也许真是出于孝心,然而纵观爷爷老年痴呆症后,他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此种目的几乎不存在。那就剩下第二种目地,为了老人的遗产。

        这是在奶奶去世之后,年少的马交虎才大彻大悟的。正因为年少的缘故,他之前才没那么多想法,伺候两位老人,纯粹是出于一片孝心。可毋论再有孝心,每天都待在一个狭小空间里,面对着一个无法交谈的老人,搁谁也受不了啊。更何况前面已经有爷爷了,奶奶是第二个。

        老人安葬第七日下午,孝子贤孙都要到墓地祭奠。这也是当地习俗,从死者离世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分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四十九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每当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里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会到坟地化纸钱。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礼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贤孙都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

        马交虎先跪在爷爷坟前嚎啕大哭一番,磕了三个响头,又跪到父亲坟前,声泪俱下道:“爸啊,你咋这么狠心啊,回来看看你儿子吧,他也快死了!”

        众亲人见他哭得撕心裂肺,无不为之动容。

        母亲蒋桂芝抖抖瑟瑟搂住儿子,泪流满面道:“阿虎,别哭了,快起来吧,等会还得给你爷爷添土了。”

        大姑姑、二姑姑等人见状,也纷纷前来百般抚慰。

        马交虎好不容易止住悲声,便就地捧起几把黄土,实实的堆在父亲坟上,心想:“命,这都是命!先是老爸走了,接着爷爷去世,这都是我的命,没办法,认了,不认又能怎么样?”

        马仁卿喊道:“爸,您老人家在那边有什么事,夜里就托个梦,我们走了。”

        众亲人这才一一磕头作揖,洒泪作别。

        怀揣老妈给的七千块钱,马交虎二次前往异城他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