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 这是何人所作? (1 / 5)
贡院,大堂。
大乾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坤朝,以后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审核的批改制度。
大乾批改采取的是“锁院”制度,主考官员皆由临时任命,而且一经任命,直到考试完全结束前,就一直住在贡院,与外界杜绝往来,禁止闲杂人员出入。
如此一来,也就减少了考前漏题与考后说情的可能性。此外,还规定考官的子弟及亲朋故旧必须回避,他们要参加考试,就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被称为“别头试”。
当然,最为主要就是批改审阅的考官,为了公平公正公开,当朝施行一项举措。地方官员不得批改地方试卷,而此番江南城的乡试本该是由江南考官批改,但不知为何朝廷临时有变,将江南的考官都抽调过来。
大堂里边批改的考官们有些意兴阑珊,在以往他们批改的皆是江南其他的地方,这些都是“盛产”状元郎之地。文字隽秀,文章优美,语句得体,答题规范……然而,姑苏考生的素质的确有些不太好,这使得正在批改的考官们一个个脸色难看的非常厉害。
“词不达意,字迹潦草,可笑的是还天花乱坠!”
“字数不足。。错字连篇,果然是江南的考生啊!”
“虽说今年题目增加,但也不该这般做题,实在是气煞我也!整张考卷批改下来,竟是只做了不到四题!”
“朝廷安排我等来此,以为有着意外惊喜,可笑的是这些姑苏考生,跟金陵学子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此乃犹如天堑之分!”
无论考官们心情如何不爽,都必须在七天时间里,将乡试第一场的卷面批改完成。
大乾批改卷面,依旧使用毛笔,所以书写速度慢,所需人手非常的多,此番江南乡试批改直接是动用了五百名审核批改的官员。
而且这五百名官员皆是从江南临时抽调。。因此卷多人少,时间有限,他们批改试卷往往是“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大乾随着阅卷规定越来越繁琐,阅卷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科考的批卷制度早已是出现了一种可怕的发展倾向:是阅卷而不是答卷成为科举考试的中心环节,一切规章的制定似乎都是为便于阅卷,而不是为了便于选拔人才,阅卷的重要性甚至压倒了科举考试本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