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2章 迎宾馆论政(1) (3 / 4)
二是官办工坊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官坊做出来的铁器,大多质量低劣,售价甚高,还强买强卖。。老百姓不得不改用木器耕作。
三是盐铁政策造成老百姓“逐末弃本”,民间日益趋利,整个社会民俗败坏不堪。
桑弘羊则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条条反驳,概括一下就是:诸位说的这些都对。但是,如果不搞官营经济,那么一旦天降灾难,官府拿什么去赈济灾民?
一旦匈奴入侵,官府拿什么去保家卫国?
如果按照诸位那般藏富于民,一旦赈灾和战争,必然要增加赋税,那百姓们又愿不愿意呢?
桑弘羊这几个反问将儒士们问倒了,此后盐铁专营一直是封建王朝的赋税支柱,但是争论一直未停歇。
到了北宋,专营禁榷的商品类别越来越多,官营的产业更是多如牛毛,还介入店宅出租,如今苏州的**也控制在官府手里,官营企业和专营制度完全控制了天下的经济命脉,可以说北宋的国营企业比率并不亚于后世八九十年代。如果将其中的义利之辩剔除,那么双方争论的核心思想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国富还是民富”。
吴梦想不出好的措辞,反问道:“孙学士,在下想问问尊驾又是如何看待官营和私营的。“
孙奭呵呵一笑,捋了捋胡须道:“老夫以为,除了盐铁这些大利,其余都应放开私营,朝廷征收赋税即可。”
孙冕反驳道:“学士此言差矣,倘若全部私营,天下向利之心更甚,民间豪强霸占产业,渔利又不惠及百姓,朝廷并未得到好处,怎能全部私营。”
张士逊插嘴道:“副使此言也有偏颇,在下身居监察御史,官营工坊苟且之事看得多矣。工坊的官吏里通外合,贪墨受贿者层出不穷,如官营酒坊,外购之糯米竟掺有两成的砂土,米与酒产出之比远不如民间酒坊。”
孙冕道:“此事乃是尔等御史之过。如何能怪罪官坊,老夫在苏州,将官坊转为民间占分子经营,产出之比、质量之好远强于民间作坊,此事何解?”
孙奭冷笑道:“那官坊掌柜若是与驻场账房勾结,鲸吞官府财物孙副使如何得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