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6章 快速发展的基隆 (2 / 5)
英明伟大的丁相公才不会头疼,他如今正忙着收钱卖官、拉拢官员、稳固地位,哪有心情理会这等小事,一甩手就将奏疏束之高阁。
然而官家赵恒即便没有此事照样头疼,赵恒这个皇帝晚年经常自行头疼、头昏且丧失记忆,仿佛得了离魂症,台湾上次进献的钢刀之事便没了下文。
如今皇宫大内处理政务完全落到了皇后刘娥手里。刘娥批阅奏折时看到了政事堂王曾上的奏疏,里面的内容便是关于台湾进献的各类神器和粮食制品。
刘娥阅后轻蔑的一笑,她才懒得理会台湾这些破事。
丁家前些年进献的蜂窝煤炉确实好用,奈何那是和自己不对付的鲁宗道那倔强君子四处宣扬的,她心有不喜。刘娥以前还厌恶寇准,嫌他心直嘴快,去岁好容易将他弄下去,年底又将李迪贬官,但政事堂还有个和他们一路货色的参知政事王曾,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如丁家再次立功,王曾必定神气活现。
所以刘娥一定要压住这两份奏折。先得想法子赶走王曾,再使用台湾的那些制作粮食的法子,那时便是本皇后的功绩,跟你这臭王曾毫无瓜葛。
政治是最肮脏的,为了权势和所谓的平衡,可以牺牲原则、牺牲律法、牺牲生命,像刘娥这样的行为,便是牺牲天下百姓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权势。
刘娥其实算不得昏庸之人,她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有一番作为,保证了真宗朝和仁宗朝的衔接。
可她的权欲心太重。在维护自己统治地位上毫不含糊,一直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最后是迫于无奈不敢称帝,而且直到自己去世了仁宗皇帝赵祯才亲政。
易保存之食物和犀利之兵器皆为保国安民的必要条件,但因为王曾和寇准、李迪是一个形式,那就是不允许刘娥牝鸡司晨,所以他的举荐,刘娥便不采纳,可见缺乏监督的权力有多么可怕。
刘娥做的这一切宫内有个人最是清楚,那便是入内侍省都都知陈琳。
陈琳一直掌管皇城司。。皇城司是一个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的机构,只是没有锦衣卫那么大的规模和名气,其特务组织的性质和锦衣卫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陈琳这个老狐狸掌內宫和皇城司多年,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久经考验的封建阶级特务头子,对朝政那是洞若观火,长期呆在宫里让他早就摸透了皇帝赵恒和皇后刘娥的脾气。
台湾皇城司暗谍的密报呈进了皇宫,陈琳看后面露微笑,而病中的赵恒对奏疏都未曾仔细御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