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朝廷批复(上)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0章 朝廷批复(上) (1 / 5)
        苏州,七月十八,吴梦带着学子们回到了吴山村,继续教书,安排后续事情。

        过了几日林贵平却兴致勃勃的跑进了吴梦的小屋,拿起茶杯狠狠喝了一大口茶水,喘了两口粗气道:“吴先生,这次大宋天下有福了,寇相公重新拜相了。”

        吴梦对寇准根本不抱希望,他没有像林贵平那般兴奋,平淡的说道:“那又如何,这大宋朝换谁上去当宰相,只怕都是一个样。”

        林贵平摇摇头道:“如何会是一个样,寇相公当年力挽檀州之战,名震寰宇,与那五鬼之首的瘿相王钦若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为何吴先生不以为然。”

        吴梦笑笑道:“君烈若是不信在下,不如等个一年再看。”

        心道这寇准只当了一年宰相随即被罢,到时你便知道了。

        林贵平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道:“吴先生、吴师父,在下对你的格物见解钦佩异常,可这天下政事先生的看法未必正确,某以为垦殖台湾一事寇相公必然会批复。”

        两人随后争论了许久,谁也不服谁,吴梦无奈说道:“好好好,君烈,我等不必再争执,朝廷大事离这吴山村远得很,我等还是将手里的事情处置好。”

        林贵平道:“昕颂兄勿忧,某家省得。”

        林贵平有一点还真说对了,吴梦对寇准还真是不以为然,可以说他对古代集权王朝的官员没寄予太多希望。

        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寇准这样的地主家庭出身的子弟,经过几十年的熏陶,已经成为集权王朝的另一个阶级--官僚阶级,自古官官相护从不会改变,他们也不会把平民看成是同一个阶层的人物,这点从寇准生活上奢侈无比便可看出。

        第二个原因是这些人的思维已成定式,没有任何可能改造,还不如痛下决心甩开他们。

        将后起之秀如范仲淹、韩琦、富弼这些人培养起来作为第一梯队,而将曾巩、曾布、苏轼、王韶这些在千年科举第一榜高中进士的作为第二梯队,才有可能将大宋改革成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