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衙前改制 (3 / 4)
家仆见状,偷偷的溜之大吉,这场面他还是不参与的好,边走边摇头叹息,这可真是一包雪盐引发的家庭惨案啊。
却说王嘉言回到县衙,摘下幞头,摸着前额思略了许久,县尉司也改了,其他的衙前差役也确实不能停。他拿起一支鹅毛笔,修改起前些日子编写的衙门编制来。
本来按照他的思路,是将衙门彻底按照唐制的六部来划分,可与州衙对接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州衙那边的什么这参军那参军的职责交叉重叠,那就意味有可能县衙的一个押司必须面对州衙的几位参军或是判官,增大了太多的工作量。
现下知州催得紧,强行搞这么大的改制县衙只怕会乱套,想到此处王嘉言叹了口气,站起来打开窗户吹了阵寒风,脑子清醒了许多。他想清楚了,处处想完美是做不到的,这么大的改制除非朝廷来主持,吴先生有些念头也是不切实际的。
他坐了下来,重新拟定了方略,就是职责完全不动,先把人员全部收留起来,定好俸禄再说。
几天后,县衙贴出了几张告示,公布了所有差役的俸禄,从最高的押司到最低的力手,全部都榜上有名,最高的押司一千五百钱,最低的力手五百钱,恰好分为十档。
县衙按照吴山学堂的模式成立食堂,供应午饭一顿,凡是外出公务者补贴八文饭钱。
公示贴出,县衙内一片哗然,下层的力手、仓子之类自然是举手欢迎,可那些上层的押司、手分、贴司之类可就不服气了。
以往这些长名衙前胥吏的收入不过七百文钱。但平日里小贪小污一点,再收点商铺和底下栏头、税吏的孝敬,每月收个七八贯钱妥妥帖贴,专管赋税进出的押司收的黑钱更多。
但自从吴县县衙的吏员出事后,苏州城里的胥吏们一时没人敢收黑钱,如今看到每月只有这点俸禄,如何愿意再干下去。
翌日一早,所有押司、手分跑到知事厅内叫苦抱怨者有之、甩手不干者亦有之。
王嘉言头疼的看着这批胥吏。。以前俸禄那么低干的挺欢实,如今提高了俸禄,中饭免费,外出还有补贴反倒不愿意干了,可见以前拿的黑钱定是比如今的新俸禄多上不少。
王嘉言咬咬牙,长痛不如短痛,不愿干的干脆全部换掉算了,他可是想留在长洲县再干几年,如今无非是乱上一阵子,总比乱上几年要好。
想通了此事,王嘉言便道:“尔等无需吵吵闹闹了,想干的留下来,不想干交接账目,一个月后退出差役。”
胥吏们傻眼了,他们无非是想来吵闹一阵,提高些俸禄,并非真不想干了,押司、手分之类虽说在官员眼中算个屁。。可在百姓面前那可是耀武扬威,风光的很,一旦放弃又舍不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