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内讧之烦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6章 内讧之烦 (1 / 4)
        自从追击那三个飞贼吃亏后崔剑锋不太乐意再与这些天外来客们打交道,只是采取推拖方式敷衍刑部尚书打发日子。

        但那三个飞贼却老给他招麻烦,本来他希望这三个人找到一种隐蔽的住处,过上安逸的生活,不再惹事生非。

        他也希望与他们三人照照面,弄清这些人的来路,以便想办法把这个案子结了。

        最麻烦的倒是唐朝所采取的不.良人探案辅助机制。这种机制倒是让崔剑锋感到头痛。

        那天惊动州县两级,使得道御史紧急召集临时募兵追剿此三案犯,其实也是因这种不.良人暗中跟踪、秘密报告有关,当然,也与郑县令对崔剑锋迟迟不结案不满有关。

        诸位可能对大唐的行政区划有所不知。唐代的行政划分。大体上分道、州、县三级,相当于今天的省、市、县三级。不过,唐朝的道,虽然比州高一级,但却是无实权的虚设机构。道府御史只有检察权,级别也只是八品官。

        正因为是拥有检察权的八品小官,见七品县令向其反映京师派出的四品官把惊动朝庭的大案久拖不决,所以也就急令州县二级立即募兵集结,甚至他亲自坐镇武成南部,监督查办。

        事情就是因武成县内的一个充当不良人的老农在犁地时意外发现三个在空中飞过的人后跑到县衙。。向县尉密报引起。

        当时一般人找县衙击鼓鸣冤叫报案,而象这老农我样的造册充当不良人者报案,则叫密报。密报者一经查实,所报案情属实,也就给一笔丰厚的“报酬”,所以,此行业名声虽不好,但从事者却大有人在。

        正因为那老农密报的结果,崔剑锋三人差点陈尸荒野,身首分家。一想那场险恶经历,崔剑锋就心有余悸,瑞瑞不安。

        “真恨不得把那田舍奴宰了。”(注,作家用普通话写书,读者可别以为唐代人也如此说。。唐代人说的话,与今天的闽南方言很近,而唐史则多为文言文记载,诸如:太宗朝罢归而含怒曰:“终须杀此田舍奴!”文献皇后问曰:“大家嗔怨谁也?”帝曰:“只是魏征老兵,对众辱我。”《独异志》。文中所提田舍奴,是一个唐代常用骂语,其意与今天的骂语乡巴佬差不多。)陈云天查明那天追击三名案犯的事由一名在乡下犁地的老农告发而引起。气得直捣客房案几。

        “且慢。”崔剑锋摆摆手,说:“这个庄稼汉应是刑部管豁的不.良人体系的一员,我们不能轻易地对他动手。应利用他,把他争取过来为我们办事才对。”

        “什么不.良人,狗鼠辈!”陈云天一听到不.良人这一在唐代负责探案与缉捕的人员,就恨得牙齿都咯咯响:“都是些依仗刑部与道县衙为虎作伥的无赖罢了。”

        足可见,不.良人对唐代在册官员中印象不怎么好。不.良人这唐代负责探案,拘捕的小吏,名称虽不雅,却在大唐刑部下面担任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是唐代官僚体系下的一个阴暗面,但对刑事案件的侦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不.良人也妨碍着某些下派官员的自主办案,给办案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不.良人体系,成了崔剑锋查办这起神秘的天神下凡案的一堵无形的障碍,因为它虽非在册下级官员,但也属大唐刑部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的执行环节,是崔剑锋查办此案中绕不开的话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