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语言的魔力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语言的魔力 (3 / 4)
        人类对神,或者说对自然的崇拜,对动物图腾的崇拜是怎么诞生的

        不管怎么诞生,首先的一点就是人与人的个体之间要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思想上的共鸣。

        说话,不是灵长类(人也是灵长类动物)的天赋,也就是说人原本是不会说话的,也不具备说话的基因。甚至地上跑的毛兽、水里游的鳞虫都不具备语言天赋。

        能说话,天生具备语言能力的只有鸟类,鸟儿的叫声婉转动听,音律变化也非常的复杂,高低起伏。

        当然,后世也有专家研究这个问题。甚至解剖、用x光透视,模拟出了猩猩、猕猴的声带结构,用电脑控制下,也发出了不同声调的声音。所以他们认为,猩猩、猴子之所以不会说话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智力不够,而不是声带不能发声。

        对于这个,只能说专家就是专家,重点在一个“专”字上,对专业之外的一切都选择了无视。

        既然是专家,有研究这个的方面的,就有研究其它方面的。所以人有对猿类、猴类不能说话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所有的猿类都有着非常复杂的交流体系。它们可以用声音(高低、缓急等初级变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跳舞(姿态)等等方式来进行复杂的信息传递,甚至能传达非常为秒的信号。

        而专门研究大脑的专家也认为猿类的智力并不低,事实也证明了,马戏团里进行表演的动物还是灵长类最聪明,学习能力也是很强的。它们学会的,做出的那些动作相比说话,会更复杂太多。

        反观鸟类,如鹦鹉、哥、鹩哥之类,学习人类的语言就简单多了,虽然只是模仿,条件反射,它们并不懂嘴里发出的声音(语言)是几个意思。可也就是这个,才更加的神奇。不需要,不理解的语言意义的鸟都能轻松学会说话(不止汉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人家都能学,若是有可能,其它动物的“语言”它们也能模仿)。

        相对来说,更加聪明,理解力更强的猿类,灵长类、甚至是哺乳动物,这些动物为何就没有语言天赋呢

        基因。

        不是生理解剖上的声带,就是单纯的‘语言基因’,这个基因只在鸟类身上存在。

        人,能说话的人,是获得了,移植了鸟类的语言基因,才具备了说话的能力。

        可以从婴幼儿开始进行研究,两三岁的小孩儿开始学说话时,它们的大脑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