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五章 一片降幡出石头 (2 / 5)
南北一统之后,原本的漕运也得恢复,虽然过去的漕运制度已经取消,但从南方沿着运河向北方运输粮食依然是必须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完成江南的民兵化和粮食专营后,需要大量人力专门用于运输各地粮食,这个制度想要真正维持,并不是什么容易事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输,目前在北方的制度,是在乡一级设立粮站,然后那些民兵自己运到粮站。
包括税粮和余粮。
其实绝大多数都是税粮或者说地租粮。
租种公田的农民,交税的自耕农,都是交粮食的,但是,这个粮食直接送到各地粮站,而粮站根据收到的粮食数量和朝廷议价,再把这些粮食的折价直接给朝廷。地方官员不能染指这个,他们俸禄是上级直接发下的,而且也不是给他们钱,都是给纸币,他们自己去银行兑换就行,不兑换直接使用也一样,但他们不能染指税粮。
税粮由庄头负责征集,然后组织民兵运输到粮站,再和地方上派出的官吏对账。
交不够就得去向官府解释了。
甚至还得根据情况不同受不同程度的处罚。
而粮站专门养着一支运输队,再把粮站的粮食运输到县。
县有大型粮库。
然后在那些商业城市设立分公司,负责区域内的粮食调节,其实主要是从这些粮库调粮,以维持商业城市的粮食供应。
至于再上一级就是王跃的总公司了。
这个负责国家级的粮食调度,计划安排,甚至包括肥料,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至于这个制度存在的问题,自然就是效率低了。
但是,再低也比封建时代的官府高,效率这个东西是对比出来的,相对于原本的官老爷们,这个制度效率绝对高得多的,再说作为一个主要是维持**的制度,效率低点就低点吧。更何况这个时代其实也没有那么多非农业人口需要养活,开封城内目前的确已经人口逼近了两百万大关,但问题是开封城外还有一堆附郭农田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