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三王爷的建议(上)
三王爷坐下后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若父皇泉下有知,该是多么欣慰,皇上如此勤政为民,是大千国的福气,前几日臣染上风寒未能来上早朝,心中愧疚不已,在床上躺的每一刻钟,都会想起皇上是怎么作为臣的榜样,皇上是这样的勤勉,而臣却因病耽误了这些许的大好时光,实在是……愧疚难当,愧疚难当啊!”
于易文安抚住三王爷的情绪,直奔主题
“有一些朝廷的纷争,朕想听听三哥的意见。”
三王爷坐直身子,脸色严肃
“意见不敢当,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分,只能浅薄的发表一些臣的观点,具体的还是要听皇上您的。”
于易文很是受用,他拿起早就在一旁放好的奏折
“庆州当地有一伙山贼极为有本事,他们劫富济贫,偷来的钱财绝大部分都给了山区内偏远的穷苦百姓,当地官府几次想捉拿这群山贼,奈何百姓偏袒之,经常摸不到他们的踪迹。这伙人已经存在了五六年,庆州联合了旁边的孟州一起抓捕都以失败告终,强攻又怕伤到百姓。不知如何是好”
“庆州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易守难攻,若百姓为其放哨,官兵到达之时恐怕贼人早已逃脱,的确十分棘手。”
三王爷皱紧了眉头
“不过贼就是贼!不存在什么盗亦有道,侠盗济世,这种康他人之慨立自己之名,恐怕是别有用心啊。”
于易文听的仔细,不由得问
“什么用心?”
“皇上,恐怕这些人有造反之心啊,庆州这个事迹臣也略有耳闻,只是不甚清楚,听说一开始只是十余人,现在已有百余人,若真是要劫富济贫,只是为了钱财,用得着把人员扩张成这般吗?不是为了将来造反打下伏笔,又是什么?
一人偷盗为贼,百人偷盗就为匪了,皇上,臣以为,不可姑息,派出军队,及早镇压!”
“可是当地知府说,偷盗来的钱财几乎都给了百姓,他们自身留下的也仅仅只够生存罢了,这五六年来帮衬的这些百姓数不胜数,若强攻,怕会失了民心。”
于易文很纠结,拿起奏折递给三王爷,三王爷双手接过奏折,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后才开口
“这庆州知府恐怕已然受了这帮土匪的好处,皇上您想,若不镇压,继续放任,土匪掌握了整个庆州的民心,早已具备造反的先决条件,到时镇压的就不仅仅是这百余人,而是整个庆州了。”
于易文沉思着没吭声,三王爷继续说
“再说劫富济贫这个事情吧,富商赚了钱,交了税,却得不到朝廷的庇佑,反而对抢劫了他们的山贼网开一面,您说富商们怎么想?百姓们拿着山贼的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却不用上税。”
于易文点了下头
“三哥说的有理,依你之见当如何啊?”
“大军压境,斩首示众,撤掉庆州知府,所有帮腔的百姓视为乱党一并处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