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当国相公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8章 当国相公 (2 / 4)
        来恒身为政事堂枢机郎,负责将政事堂宰相决议公文呈递皇帝御前,来济的升迁是出自中书门下宰相决议,上报皇帝批复同意后再转发吏部的,来恒当然是清楚的。

        兄长来济的升迁可谓是飞速,青云直上。

        中书舍人可是正五品上之职官,尤其还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总共六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所掌皆机务要政,他们可以就省内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五花判事。

        中书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要交付中书舍人,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成制敕,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也被称为阁老,其余舍人也要在制敕上署名。

        中书省内的日常杂务,一般就是由这位知制诰的阁老负责的,六位舍人还分押尚书省六部,并辅佐宰相判案。

        宰相们如今在中书省内设议事机构政事堂,就有一个专门的门通往中书舍人的办公厅,宰相们经常直接从这个门通过,找中书舍人咨询政事。

        所以中书舍人职虽五品,可却职掌重要,号称储相。

        来济虽说是状元出身,也很有才干,但毕竟年轻,可他运气好,虽说隋朝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之子,可父亲隋末早死,幸好得父亲旧部秦琼收为义子接在长安抚养,又得义兄秦琅安排进东宫陪读。

        一朝科举中第后,初入仕途也是进了秘书省,再京师省部迁移,然后进了政事堂任职,再随秦琅南巡,也跟着立功不少,而留在通海任职,更是关键一步。

        来济原先本品不高,留在通海都督府检校长史,却是以低官阶就高职事,而通海府这几年的功绩那是有目共睹,上下官将都是记功不少,又有秦琅在朝照顾,这次吏部尚书李大亮荐举他入中书省补舍人一职,也就一路畅通。

        这就是关系,这就是朝中有人。

        当年同科的探花上官仪,那也是得宰相杨恭仁器重提携的才子,但中榜之后,先入秘书省做校书,如今也不过是门下省弘文馆的直学士,仅七品职。

        相比之下,来济即将入朝为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一个是清闲职事的弘文馆直学士,一个却已经是中枢要省的骨干号为储相,这巨大的差异可见一般。

        说到底,还是朝中有人,要不是有秦琅照顾,来济也没机会在各中枢要衙任职,更没机会随着出京镀金,没有机会能够以低阶任通海府长史,这都是难得的机遇,这种机遇也只给那些有背景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