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请缨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 请缨 (4 / 4)
        李家本身也是关陇将门,祖父李崇义北周刺史,封永康公,父亲李诠为隋赵郡太守。李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聪明过人,表现突出了,少年时就能跟他舅父韩擒虎谈论兵法战策,能让韩擒虎都称赞将来必为一代名将。

        十几岁时,连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不已,说他是王佐之才,杨素都认为值得栽培,经常召入杨府,后来年轻的李靖还欠了风流债,把人家杨素的侍婢红拂女给拐跑了,杨素也没怪罪,依然还是举荐他十六岁就出任了长安县功曹,还曾说将来必要坐到他这样的宰相位置。

        只是开皇年间,大隋兴盛,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曾经强大的突厥也在杨坚离弱合强的手下而分裂内斗不止。李靖很长时间,一直在京师打转,按部就班的熬资历等空缺。

        直到大业末年,四十多岁的李靖才得以出任马邑郡丞,辅佐太守王仁恭守卫代北边境。可此时大隋早已是风雨飘摇,遍地枭雄,到处流民,太原的李原已经在谋划着起兵举义。

        那时的李靖还想着要维护朝廷,要告发李渊父子谋反,他把自己假装罪犯,让衙役押着他经过太原去长安,准备借道南下江都,结果虽骗过了李渊父子成功从太原路过,可在长安却被困住了,不久后李渊攻下长安,准备一刀砍了李靖。

        李靖最后见隋朝大势已去,才向李渊请降,可李渊不想接受,还是李世民劝说求情才免他一死。李靖得释后,先在李世民的秦王府当了两年参谋,无职无权。

        后来得李世民力荐,才得以有机会出去统兵,最后搭档着李孝恭,平定东南半壁江山。武德八年,老搭档李孝恭在扬州大都督任上被捕入京,罪名是谋反作乱,这事对李靖影响极大。

        虽然最后李孝恭被证明清白,可也被夺去兵权,留任京师。

        紧接着又是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父子犯忌,兄弟相残,权力的斗争激烈无比。

        玄武门时李靖在灵州任职,面对李世民曾经派人密询态度,李靖表明中立态度,事变后,李靖也因此坐了两年的冷板凳,凭他开国平定东南的巨大功劳,和后几年在北方抵御突厥的大功,结果新皇大封功臣,他却排到了最后,一众秦王府侍卫都在他之上。

        自那时起,李靖更谨慎小心了,北伐之战,灭亡突厥,李靖的个人功绩也一时无俩,皇帝给他封国公拜宰相,风头直盖此前新朝中武将之首的秦琼。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北伐大捷后有人告他诸多罪状,皇帝的处置,让李靖心生退意,这几年闭门谢客,有时跟红拂女回到三原庄子上种菜养鸡,日子挺好的。

        可身为武将,听到西域战情,还是忍不住又想上阵再打一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