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好钢用在刀刃上 (2 / 3)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老汉愿意带着乡亲们去城堡附近建寨子。”当黄老汉听唐学志说让他们去城堡附近建寨子时,黄老汉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这两天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唐学志带着黄进强去救人时,黄老汉在回去的路上就一直在想,万一蛮族再杀回来,他们现在不到二十人青壮,肯定抵挡不住。
想开口让唐学志派人保护吧,似乎又不合情理,他们也养不起这些兵,现在唐学只提出让他们一起走,却正合他心意。
唐学志随后又道:“老汉在海峡岛生活了七载,想必对这个地方对风土人情很是了解,现在又五十户大明百姓居家迁徙到了这里,就让他们和你们一起立寨吧,这堡长一职就让老汉你来干吧。”
听到唐学志这么说,黄老汉更是激动了,原先他们那
村寨也不过三十多户,七八十个壮丁,如果真有五十户加入他们这寨子,那肯定实力大增,顿时兴奋的赶紧应承了下来。
没有再耽搁什么,当天下午,唐学志便带着这些人返航,再三衡量之下,唐学志决定在倭寇那老营内安置这些村民。
这个地方,距离鱼鹰的城堡仅两公里,走水路也只需一刻钟左右,要是能在中间修一条道出来,那就更便捷了。
当然,在建寨初期,他们还没有防守住这个寨子的能力,唐学志派了一个大队人马,驻扎在那寨子中,并且
派出杂役,将那寨子中的船栈修复了,以便于通航。
随着那五十户移民的进驻,整个寨子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当时倭国人留下的都是军事设施,如果是民用,却还需要建成房舍才能入住。
也亏得鱼鹰现在的石灰技术成熟了,这山中的木材似
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灰石也遍地都是,唐学志决定在这岛上就地取材,建立石灰窑。
这东西,不仅是现在,将来还大有用处,不可能一直从大陈岛运过来,而且这水泥窑也需要建起来,这样一来,又需要大量的人手。
唐学志感到,大量移民淡水迫在眉睫,不过这移民费用,却是一笔巨款,即便是鱼鹰现在已经有一些固定的收入了,如果要承接大量的移民,这压力还是不小。
按照一户十两银子的费用计算,移民一千户就得一万两银子,过来后,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得唐学志养着,如果是开荒种地,这头两年,还不见得有收成,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