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余盐贷 (1 / 6)
余盐贷
对于王德明老爷子的问题,张磊点了点头:“朝廷既然要复兴开中法,那么偏重开中票就是应有之义。”
王家老二本来对张磊客气只是因为张家的财势,这时听他帮着自己说话,心里头一下子就乐开了,忙着嘴说:“看,磊少爷都这样说了。阿大,咱们赶紧将盐都支出来,有多少支多少。银子支出来之后,让大哥多雇人手,在边疆多多开荒种地。开多个三千亩、五千亩、一万亩,如果能盐能全都支出来,咱们开他个五万亩!”
这话说出来,王家老大眼睛看向王德明,他木讷不擅表达,但王德明一看大儿子的眼神就知道老大也心动了。
“可是,咱们家余盐银不够啊。”王德明说。
所谓余盐银是指支盐的时候必须先预付的一笔钱。
在朱元璋时代,运司衙门本来是见引支盐的,因为盐引本来就意味着盐商已经向朝廷缴纳过粮食了。但开中法运转不到四十年时间,这种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大明的盐业体制下,盐从销售到生产全都是政府垄断的,销售的垄断是靠盐引体制,而生产的垄断则是靠“灶户”制度,灶户是政府登记在册的世袭户口,世代熬盐为生,熬出来的盐由政府以粮食换取,不准私卖。但因为政府应该支付的粮食常常不能给足,导致灶户生活困苦,于是部分灶户开始在官府指定的份额之外熬盐私卖,这部分的盐就被称为“余盐”——这也是私盐的主要来源。
这种行为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最后的全国普遍如此,终于被朝廷发现,可是发现了之后却无法禁止,因为朝廷没有多余的
钱粮补贴灶户,而灶户不卖“余盐”就活不下去,若是强行镇压,那是要逼灶户造反了。
于是弘治年间的盐业改革里,除了推行折色法之外,其中还有一条就是要求盐商除了在边境军镇缴纳粮食(开中法)或交钱买盐引(折色法)之外,还要在盐运司缴纳一笔钱,好让盐运司向灶户购买“余盐”,而这笔钱就叫“余盐银”,是必须早支盐之前预付的。
张磊这几日勤学多问,对余盐银的事情倒也有所了解,知道余盐银的比例历年有所不同,在晋南这边,最近几年要占到一半以上,乃是一笔大钱,如果王家真要将百年积存的盐引都支出来,所需要支付的余盐银那是大到王德明不敢想象,所以他摇头了:“咱们家的钱不够的!”
正在他准备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王家老二又说:“我有门路,能借到余盐贷。”
王德明听到“余盐贷”三个字,不禁打了个哆嗦,喝道:“余盐贷…老二,你失心疯了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