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5章 生命之源 (2 / 2)
条条的细流欢快地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向东绵延而去,日夜不息。
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这才是生命的源头,这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的发祥之所。这种生命更激昂,也更能冲击人类的神魂。一个人在它的面前是这样的渺小,这样的卑微,却于卑微中感受到了生命之始,生命之源。也只有这古朴苍凉的黄土地才能承担起这种使命,让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世代流传。
只是一瞬间,原振衣忽然觉得自己很想跪下来,向着这生命之源顶礼膜拜。
于是,他真的跪下了,他匍匐着身体,以额触地,让自己的胸膛紧紧的和这片黄土地贴在了一起,感受着这连绵不息的生命的律动。
没有人为这生命的源头书刊立传,没有人为这厚重不屈的生命迹象描绘它的历史,即使有人愿意这样做,可
是他却描绘不出。历史是后人写的,那不是真正的历史,那只是升斗小民茶余饭后的牙资。真正的历史是无法描绘的。谁能用画笔临摹下生命的厚重?谁能用文章记录下万古的执着?可怜无数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那是文人骚客的无病呻吟,即便是最高妙的书家,也画不出这种悲壮与使命,也就无从记下这样的历史。而这里亿万年前就开始的波涛汹涌奔流不息,才是真正的历史,更厚重,更生动,却无法记述,无法研读…
原振衣望着眼前的壮观的画面,他轻轻的闭上了眼睛,他在体味着这地气灵枢流转间的生命的况味,体味着这亿万年的历史变迁,历史的变迁并没有改变这里的灵韵,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斗转星移,桑田沧海,时空在变幻,河水在奔腾,变了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原振衣以神识感触其间,难以自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昼夜不舍。
逝者已逝去,如何做到不舍?这奔腾而下的江水已经滚滚东去,又如何能够再回头?这道理如此的浅显,为何孔夫子却发出了那样的长叹?
一瞬间,原振衣心灵福至,忽有所悟。
历史的一切改变都只是两个字——轮回。
轮回,朝代在风月中更迭,风云变幻在轮回,日月星空在轮回,卑微的人类在生与死间轮回,这博大深沉的天地亦在轮回。
于是,只在一刹那间,原振衣的神识清晰的感觉到了这山川的变幻,这流水的永恒,这山川看似未动确能造成激流飞扬,而这水看似极柔极弱却又包含着无匹的力量。这种轮回,实则是山赋与了水的力量,而水则承载了山的柔情。
不动如山,却让人高山仰止,这就是神念境化虚为实的本源。
不知过了多久,原振衣从定境中睁开了眼,一抹满足的微笑浮上了他的嘴角。
在南依社中服下那粒灵丹之后,他已经隐约突破了神念境的门径,触摸到了含情生动的边缘,而直到今日,他才算彻底的明悟了虚实转换之间的奥妙,这时候的他,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神念高手了。
虎牙匕首倏忽间跃到他的手上,他轻执利刃,缓缓的向前一挥,他身前的空中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幕水帘,那片水帘涉空而去,与大河中的波涛冲撞到一处,激起了漫天的浪花…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恰巧在边上,他就会看到,原振衣手中的匕首随手一挥,仿佛如指点江山般潇洒,数丈之外的河流中心的波涛忽然凭空受阻,然后便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拳头击中了一般,漫天的水滴如雨点般向高空中激射而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