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隔行如隔山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 隔行如隔山 (2 / 2)
        让原振业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回乡省亲,竟让他碰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机遇,让他日后狠狠地大赚了一笔,一跃而成为了一名亿万极的富豪。

        当然,原振衣也跟着挣了不少,这都是后话了。

        在一个精明的商人的眼里,到处都有商机,特别是像国内这种经济刚刚发展腾飞的时候,资源还未被足够重视,再加上有政策上的扶持,只要你敢干,想不发财都难。

        当然,想发财不是你随便倒腾两斤大葱几头大蒜就能发财的,想要做大生意,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支持才行。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也就是八十年代,被工商金融界

        人士称为黄金十年,那时候大家刚刚开始做生意,国家鼓励长途贩运,鼓励三农产业养殖业,只要你敢干,银行就敢贷款给你,政府也来扶植你,树典型。所以,那时候出了一大批的万元户,让那些胆小的人羡慕得不行。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九十年代,大约是到新千禧年前夕为止,被称为国内经济发展的白银时代,那时候,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了一些财富积累,大家也都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家族作坊式的生产了,一大批的企业应运而生,告别是村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得是红红火火。这时候想要发展经济,可不能光是靠胆子大就行了,国家法律法规渐趋完善,市场自身调整也日渐成熟,市场需求量也不像头十年那样大了,你想发财,得有自己精准的眼光和完备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持才行。

        这个阶段发财的人可不满足于三万两万的了,因为有了完备的生产管理,再加上投资也大,企业也就能够做得越来越大,一年挣个十万几十万的人大有人在,到了白银十年的后期,资产达到了上百万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原振衣这几年来,先是打工,然后便阴差阳错的修了道法,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是没有做过生意,所以他也不愿意住做生意上面想,而且,即便他做了什么生意,恐怕也没有现在的他来钱快。

        家乡石英资源的丰富他是知道的,这几年,政府也下了大力气向外宣传,家乡这个小县城的名声也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外界人所知晓,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石英生意这碗饭,但是真正在石英上发了大财的人还是极少数。

        老百姓们通常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

        日子,即便知道石英行业能挣钱但也都不愿意深究。一来是没有本金,二来,怎么利用石英来挣钱大伙儿并不是很明白,三来就是害怕做生意会赔了。都是看天吃饭的农民,可没有多少家产来折腾这个,万一生意做赔了便会一蹶不振,赔不起。

        其实,当初县里就办过一家玻璃厂,而且曾相当红火过一段时间,是县里最大的一家工厂。玻璃制造业是石英行业里规模最大的一种产业,算是龙头老大,可惜需要投入的资金数目太过庞大,动辙需要几千万才能运转起来,普通老百姓连想都不敢想。

        原振衣现在虽然手里有点钱了,但也没往石英生意上想,这叫隔行如隔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