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瑶池暮雨2 (5 / 5)
这是几百甚至是上千年古建筑师的手笔,却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推崇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和“宜隐不宜显、宜敞不宜闭、宜庄不宜谐”的理念。
设计上特意采用战国时代红瓦四坡顶的形式,建筑以浅色外墙青石饰面,坡顶覆盖暗红色波形瓦,形态舒展大方,亦显庄重。在洞顶荧光照射下,建筑顶部轻灵,与其下简洁、规整的墙身形成对比,朴
素而端庄。
瓦房门是厚厚的金丝楠木材料,有兽头门环装饰,最引人瞩目的是金光闪闪的门钉了。门钉纵横皆成行,圆圆的,挺大凸起,与那厚重的门扇相称。顾雄说,门钉数量是有讲究的。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共八十一个。王府的门钉是六十三个。到老百姓家,尽管有的是朱漆大门,但没有门钉,所以民间把平民百姓称为“白丁儿”呢!
孙雨莺说:“这样端庄、优雅的建筑,能和周围的苍山、碧波、绿树融为一体,现在的建筑师也很难做到。”
这里就是通向梓宫的入口处,实在难以让人置信,九爷上山后,一直观测山形走向,不时拿出罗盘来比对方位,从九爷的脸色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这里完全符合九爷说的暗道的几个特征。
顾雄也在嘀咕:“孙平生的人马哪里去了,
莫非已经从这里进去了。”
九爷把手一挥:“他们进,我们也跟进,就是拼了我这条老命,也不会让他们把国宝带到外国去。”
楠木门并没有锁具,虚掩着门,大概山魈就是从这里逃跑了,房间摆设精洁古朴,中间是一个圆形石桌,周围是腰鼓形石凳,靠墙是一排楠木圈椅,再往里走,还有一个木门,打开后,是一级级石阶搭建的望不到底的深洞,就像我们走过的金銮殿一样,为了防备山魈暗中施展手脚,派两个武僧走在前面,慧根和我们走在中间,还有两个武僧殿后。
石阶并不窄,可容三个人并行,每隔几十米,洞顶就有一个萤石闪着微弱的亮光,足以看清台阶。
因为担心孙平生的人马抢先进入梓宫,所以这次我们走的很快,武僧虽然肩负着硕大的行囊,依
然健步如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