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神秘的地方 (2 / 3)
议事厅就在卓阳家不远的地方,也是一排木板房上面盖着厚厚的茅草,我们去时已经进去了不少人,都是穿着黑紫衣服,卓阳及父母站在最前排,我俩站在了卓阳后面,陆陆续续人都到齐了,大约有七八十人吧,最后来了一个老者,雪白的胡须,有70多岁,卓阳昨晚告诉我他的名字,名字很长,像是外国人名字,我记住了最后两个的发音:老神。卓阳说:“老神就是窠峒族的头人。”
老神开始讲话,反正我们也听不懂,后来一个瘦高个小青年站了起来,站在了前台,卓阳也站在前台,两个人并列站着,两个年老的女人从门外抬着酒坛过来,这大概就是“草鬼婆”吧,他们把酒舀到碗里,卓阳两人对头跪下,把碗里的酒喝干净,稀稀拉拉响起了一片鼓掌声,“草鬼婆”给卓阳戴上了草珠编的项链,给那个小伙子则是一杆红缨枪。
这到底是什么民族?
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因此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
我脑子一直盘旋着大大的问号,卓阳填表格是傣族,傣族的风俗是,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
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仡佬族、彝族、苗族这些偏远民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但是卓阳的婚姻更像是一种宗教仪式,老神领的像念誓词一样喊口号,众人也跟着举手喊口号,我和慧根也跟着举手,最后大家齐鼓掌,然后老神领
着男人们退去,现场只留下卓阳和草鬼婆,在草鬼婆的搀扶下,卓阳去了一家大门用红圈标记的木板房,卓阳一直低着头,没有看任何人,仿佛我和慧根不存在似的。
卓阳母亲领我们回原处休息,我俩故意迟缓跟在后面,因为手机没信号,无法定位,慧根说他记得通往直升机停靠处的路,还好信号弹在我怀里装着,慧根说,他们说话我们听不懂,我们说话他们能听懂吗?
“不管听懂听不懂,打手势,说暗语。”
我们不能再拖了,今晚上必须动手,按卓阳说法,两个草鬼婆是伺候新娘吃饭穿衣的,一般不住在一起,晚上12点下手最好,11点时,我装作便溺,偷偷溜了出来,整个村庄一片寂静,连条狗都没有,红圈门很好找,按计划我开门,慧根进去把卓阳背出来,我打信号弹,程郢的无人机马上赶来定位,
直升机按定位地点降落。
手机上的时间慢慢指向12时,这个木板门很好开,从门缝进去用刀往上调开就行,从门缝里看不见里面,只见里面漏着微弱的火盆光亮,12点整,我准时把门开开,慧根说了句“阿弥陀佛,施主多有得罪!”拿着强光手电冲了进去,火盆旁,并排躺着三个人,我轻轻撩开中间一个的面巾,猛然僵住了,血液瞬间凝固了:不是别人,正是老神。
我走错房间了?还是跳进了一个圈套?慧根解开另外两个人的面巾,都是两个小伙子,其中一个正是新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