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旧路险而偏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旧路险而偏 (1 / 6)
        《元罗地理志》:“乌撒者,蛮名也,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

        追溯乌撒之名,系源于人名,彝族六祖分宗中第五支系即“布”(毕)之祖慕克克第二十四世孙默遮俄索率其族人迁徙至此定居后,后人为纪念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地名。

        “默遮俄索”汉语音译有“物叙、乌撒、五叔”等,皆俄索之谐音也!

        从东汉初以来至到清初,贵州地区存在着水西与乌撒两个彝族地方政权,乌撒部彝族地方政权的势力范围在今威宁与赫章一带,存在了1200余年(参见《大定府志·旧事志·水西安氏本末》、《大定府志·旧事志·乌撒安氏本末》、《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

        为了生存,早在东汉初时,乌撒部便迁徙入

        蜀,而到了元朝,更是大批量迁徙入蜀,所以,常说的乌撒入蜀旧路,多指元明时期的那几次大规模的迁徙。

        不过,乌撒部自交水起,途经犍为属国汉阳县等多地,进入犍为郡江阳县这一千里的入蜀之路,则形成于东汉初期。

        乌撒顺利入蜀之后,这条山路便被废弃多时,除了猎户偶有出没外,便不见其他百姓于此出现了。

        所以,王奎一行,走得颇为艰难。

        “好想吃烤鸡呀!”

        一名年轻盐商一边吃着白水煮菘菜,一边回味着于少府监府内食过的美味烤鸡。

        “来,吃个炉饼(火烤的饼)吧。”

        梁思远笑笑,将其中一个烤好的炉饼递与他。

        “多谢德文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