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总理逝世 (3 / 4)
时间过了五分钟,可在外面苦等的人们而言,如同黑夜一样漫长。
15点20分,随着机要室里面的滴答声,胡汉民亲自来电,电文只有一句话“总理已于12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仙逝。”
**接过译出的电文,直觉眼前一黑,天旋地转般就要跌倒下去,辛亏廖仲恺悲戚之余看着**,这才一把拉住了他。
**热泪盈眶,哽咽道“仲恺,总理怎么能走了。”
廖仲恺也接受不了孙总理逝去的噩耗,可毕竟两人是校军的主心骨,不能都乱了分寸,他勉强稳住心神,紧抓**的胳膊,低喊道“介石,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们盼望总理万岁,可那是不现实的。接受现实吧,校军孤军在外,广州内部情况未名,你要振作起来,黄埔是总理的希望所在,你要带着黄埔走下去,不负总理遗志。”
**很快从悲戚之中走出来,他把电文交给廖仲恺,说道“给大家传阅吧。”
“你也出去。”**仿若木头人一样走到椅子前跌坐,对电报员说道。
电报员出去后,**狠狠的握拳打在桌子上,胸膛起伏着,脑中思考着总理逝去对他和黄埔的影响。不论从党内地位还是军队地位,自己都不在前列,尤其现在总理去了,党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孙总理接班人轮是轮不上自己的,**上上下下都清楚,最有希望的人不外乎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三人。
三人当中,廖仲恺首先被他排除了,他知道廖仲恺对政治上的诉求不高,即使有人提名,恐怕他也会力辞。
胡汉民和汪精卫是**的创始人,在党内声誉极高,胡汉民此时还是代理大元帅,东征成果也有他一份力;而汪精卫常年伴在总理身边,即是总理遗嘱的起草人,又是很多青年人心中的偶像,汪精卫刺杀前清摄政王一事,至今为人称道。
二人党内地位不分高下,可政治理念却一左一右,汪精卫是地地道道的左派,对于国共合作、联苏联共的三大政策尤为赞同;而胡汉民是**中的右派领袖,始终对于国共合作抱有微词,对苏联、在党内的活动戒心颇重。
若从政治观点上来说,**从心里认同胡汉民。可从实际情况来说,支持汪精卫对自己更为有利,汪精卫党内地位虽高,可在军中却是无甚影响力,汪精卫若要在军内有话语权,除了拉拢身为黄埔校长的自己,别无他人。
**心念百转,外面众人的哭喊声传入耳中,不由悲从中来,悄悄落泪。
他有私心是真,可效忠孙总理也是真,孙总理的逝世,无论于公于私,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就在机要室,**足足呆了一天才出门。
**面容憔悴,像是老去十多岁,他拖拉着步子推开房门,眼神向前看去,脸上一愣。
只见机要室门外站满了校本部的各级军官,第一旅团营军官全部在列,目光殷切的望着他,大家见**出来,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说道“校长,节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