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诗》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花诗》 (2 / 2)
        第六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汉天一白汉江秋”是说经历了满清外族统治达三百年之久的中国,也就是“汉天”,终于又有了新希望。“一白”是喻指新的希望。“汉江秋”是指公元1911年的秋季,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成立了,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中国于1911年的秋季在武汉又重新崛起。

        “憔悴黄花总带愁”是指民国革命虽然成功,但根基非常不稳定,如“憔悴”的“黄花”,黄花在传统上常被用来指稚嫩的生灵。自从民国建立后,先是袁世凯的复辟窃国,又是张勋的复辟,接着是长期的军阀混战,派系割据。国民政权就如“憔悴黄花”,总是,愁事不断,故曰:“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吉曜”喻指****满地红的国旗,“半升”指**统治初期,经历了长期封建统治,外族掠夺和军阀战争的中国,百废待兴。**领导的北伐战争刚刚成功,国家正在起步发展中,**政权正在巩固自己的地位,旗子升到一半的时候。“箕斗”为中国古代星相学中所讲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这里也就是星星的意思,指红军的势力分布。“箕斗隐”字,道明了**于暗中迅速发展力量的史实。

        “金乌起灭海山头”一句的

        “金乌”,是古时候对太阳的别称,此处指自称太阳之国的日本。整句指日本在二战中兴起、入侵中国与最终战败投降的命运。

        第七节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经历了国共内战后,中国大陆和台湾呈现了各自对立分治的局面,所谓“云雾苍茫各一天”,**和**各自统辖一片天地。下面三句,是指**统治下的大陆所经历的一些动荡不安的局面。“可怜西北起烽烟”似指平定**乱。“东来暴客西来盗”指五十年代初中国和美国在位于中国东方的朝鲜所爆发朝鲜战争,以及后来,六十年代初在西边的印度单方越过麦克马红线,占领了大片的中国领土,从而爆发中印边界之战。在北方,苏俄自五十年代与中国反目起,一直威胁中国,双方曾经爆发珍宝岛之战,各自陈重兵于边界达数十年之久。苏100万中国70万,所谓“还有胡儿在眼前”。按照“北胡南蛮”的说法,此时的“胡儿”是指苏联无疑了。

        第八节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大意是世界局势历来象一盘棋一样,

        这里是指冷战时期共产国际和西方自由民主体系的对局。九十年代以后共产国家纷纷变色,这对整个**一方来讲,就已经是残局一盘了。

        共产国家的联盟彻底解体,绝大多数国家放弃了共产制度,这对**的共产国际,也就是诗中的

        “共济和衷”来讲可谓是一大劫难。“豹死犹留皮一袭”:豹子是指前苏联。前苏联的版图宛如一只奔跑的豹子。豹死,也就是苏联瓦解后,**体系实际已经解体了,只留下些形式,就象一只豹死了,但是却留了一张皮一样。“最佳秋色在长安”:。“长安”也指中国的京城,这里也泛指中国。自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上取得了具大成功在**国家中是最好的。

        第九节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这节还没有到!快了!天机不可泄,吾也以隐语解之:横弓当背,逐节成龙!

        这以下的几句,如果不从整个诗的主体来纵观,不通晓易理之事,是很难合理解破的。曾经有许多人都试图破解这些诗句,但都感到无从下手。实际上,不懂得易理,没有开阔的宇宙视野的人是无法理解这诗中的涵义的。

        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这节大概是地球一家,不分你我应该是**47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