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银发老者 (2 / 2)
“你说的就是著名的平定台湾起义事件吧!”,因为平日偏爱看一些大清的历史剧,这段历史我略微知道一些。
银发老人点点头,示意我坐到办公桌一旁的皮椅上,自己则蜷缩在宽厚的老板椅上,继续讲述故事。
乾隆五十二年,也就是1787年,台南天地会首领庄大田起兵响应。清廷大震,于(1787年)正月急调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等率兵4000渡海赴台增援。然而,他未曾想到水陆两路提督同时抵台平乱,竟然持续经月仍未平定叛乱,任承恩和黄仕简因贻误军机被革职拿问。
八月,他改命大学士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水师渡海,于仑仔顶和牛稠山连败义军。令乾隆不曾想到的是,官员们从被擒获的民变首领杨振国、林爽文和庄大田等人的供状里,第一次发现了“天地会”,如此这般的镀金时代,居然存在着一个不为官府所知的秘密社会,且已有二十多年之久!
“天地会,…陈近南,…同卵双生的陈康…”,我隐隐觉得这之间一定有什么联系,不过看银发老者还有下文,我继续静静地听他讲述。
时光转瞬已是4年,那年乾隆82岁,英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领近700人的庞大使团,航海近一年,于翌年9月14日在热河觐见了乾隆。当这个自诩文治武功超迈古今的“十全老人”看到英船之高大,航行之迅捷,且又是在华
夏国人所不熟悉的海面上高速航行,他大为吃惊。
打发使团离京后,乾隆连发谕旨,反复叮嘱手下官员要严防英国人报复:“今悉英吉利居西洋各国之首”,“较为强悍”,虽贡使眼见“天朝法制森严,万方率服”,然而“不可不留心筹计,预为之防”。
乾隆感到恐慌,因为他知道华夏国福船比起使团船队中“狮子”号战舰,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其上装载了64门炮很有震慑作用。而英王还送给乾隆一个英国最大军舰“君主”号的模型,上面安装了装有110门炮,简直是对大清王朝的侮辱和武力威吓。
同时,船队中还有一艘载重1200吨的“印度斯坦”号大货船,一艘二桅小帆“豺狼”号供应船,一艘法式“克拉伦斯”小帆供应船,“克拉伦斯”装备铜炮六位,铁炮二位。
这样的阵仗让这个“十全老人”心里有些发憷,他清楚如果真要打起海战来,自己设立的水师营简直不够看。此刻他已经意识到大清的水师已渐式微,然而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他又岂甘于输于他所蔑视的外夷,于是便着手准备设计威力巨大的战舰。
我有些惊愕,对于刚才那艘庞大的古代战船来历猜到一二分,于是说道:“为什么他要选择一个干旱的内陆来制造这种战舰,并非选择临近水域的地方,这不是相当不方便嘛?”
“刚才我说过了,他反复叮嘱手下官员要严防英国报复,这说明那时候英国人的探子已经遍布于咱们华夏国沿海许多港口城市和军事要塞,如要避人耳目,只能选择一个偏远的荒凉之地。
当时的鄂尔多斯高原沙野千里,地广人稀,正好符合乾隆的心意。”
说完之后,我刚想开口询问,银发老者却举起右手食指,摇了一摇,示意我别打岔,继续听他的故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