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 三字经蒙学教育 (1 / 12)
的确,他们现在也不缺这点吃饭的时间,只不过太学那边的确需要盯紧一些,教育小孩子们这种细节问题,的确就是王猛所提倡的。
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为武川镇这些各国流民家的孩子们安排一下蒙学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等到几人吃完了饭,便即刻赶往了太学之中,从蒙学堂开始仔细观察。
只见在这儿蒙学堂里,每个教室里坐着四五十个孩子,听着台上的先生讲《三字经》,先生读一句,孩子们也跟着念一句。
没错,凌皓把《三字经》作为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文本,分发给每个负责讲习三字经的蒙学先生们,让他们来教孩子们。
凌皓之所以会选择三字经,一方面是因为它通俗易懂,并不像那些经典一般拗口难记,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让这些孩子们过早接触太过深奥的知识……说到这里,他必须要感谢一下王应麟这位宋朝大学士了,如果不是他主持并编著了《三字经》,自己还真不知道该使用什么来给孩子们进行蒙学教育。
王应麟(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
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王应麟与胡三省、黄震并称“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其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凌皓凭借契约商店的便捷性,删改几次之后,最终确定了将《三字经》作为启蒙教育文本,让孩子们接受一点浅显易懂的道理,以后再来教他们更多的专业知识。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