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拆城墙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四、拆城墙 (2 / 3)
        “陛下千万不可啊,这城墙拆了,万一京师有事可怎么办啊!”留守洛都的尚书左丞冯道听后连忙劝阻道。

        “呵呵,你当让敌人打到京师城下来,这城墙就能守得住么?这国泰民安,不是躲在城里看不到就能实现的。”李岌笑道,实际上如果没有了城墙,这朝廷上下就会更重视平时的治安和国家的军队建设。

        这些人若是老躲在城墙里面,眼界就会一直受到限制。

        “在拆除城墙后,是不是整个街道都要进行重新规划和重修?”李继??问道。

        “这是自然,不过也不用着急,先把几条主道路修好,其后再慢慢进行改造。”李岌说道,“百年大计,这道路可不能修窄了。”

        “皇兄,是不是也包括排水系统?”

        “修路的时候当然也要把城市的排水系统做好,哦,晋阳那边现在有一种水泥管道,抽空你可领着人过去参观和学习一下。”

        在洛阳期间,李岌正好赶上了洛阳府学的春闱招生考试。

        在李岌的要求下,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科目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

        儒学倒没有被彻底摒弃,但只能算是科举考试科目中的一门,而且儒学官员只能是进入吏部、教育或是检察部门任职,僧多粥少,不容易授实官。所以,慢慢的原来一些以儒学为主的书生开始改学其他学科。

        科举考试本身就有在国内推行科学技术教育的作用,而且完整的考试制度对于王朝政权的稳固来说,也是必要的。统治阶级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显示自己对平民阶层持开放的态度,而平民阶级则能够通过这种考试制度,进入到统治阶级,成为其中的一员。

        官僚统治集团也需要不断吸收来源于平民阶层精英,来保持自己的活力,并以此来得到底层民众的广泛支持。

        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在这种考试得中,得入府学的学生,只是准官员,还得在府学中进行三年或是四年的系统学习和培训,通过结业考试,取得**之后,才能够由吏部统一分配,成为大唐官僚机构中的一分子。

        洛阳府学的招生规模是每年八百人,招生规模仅次于晋阳府学和成都府学,却是高于其他府学每年六百人的员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