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连胜 (1 / 5)
布利斯四个人围着两个巴掌大的砚台讨论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勉强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是唐代砚台。”
周子辰点头,布利斯四人面色一喜,还没等他们来得急庆祝,周子辰就说道:“你们对我们的砚台还是有些了解的,这确实是端砚,不过你们说错了一点,这并不是唐代的砚台,而是清代的。”
布利斯刚挂上脸的笑容顿时凝固住了,他这接二连三的被周子辰反驳,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但现在他知道,不能发火:“周子辰,我要理由。”
周围的记者很乐意看到布利斯他们吃瘪,照相机不停的拍摄,今天的中外交流大会总算是有东西些了,如果按照前两面两场的势态,他们就算回去了也不好下笔。
周子辰一挑眉:“我自然会让你们心服口服,既然你们知道端砚,那你们知道端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布利斯还真不清楚这些,他们对砚台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外国人很少会去研究中国的文房四宝,大部分都把时间花在玉器、瓷器等热门类别上,他们也认为瓷器更能代表中国的文化。
周子辰见布利斯答不上来,继续解释:“大概在618到626年,唐初的时候,开始开采端溪石,也就是端砚,那时候还是皇家贡品,后来狄仁杰受武则天赏赐一块端砚,狄仁杰了解到端溪石开采困难,劳工辛苦,便上奏恳请减少端砚的上供数量,所以唐朝遗留下来的端砚并不多,极为罕见。”
“还有一点,端溪石刚开始的时候,开采出来的石料都比较大,又是给皇家特工,所以唐朝的砚台都比较大。”
“到了清朝,这些石料开采的所剩无几,石料都比较小,所以清朝的砚台普遍比较小。”
“你们可以拿这个砚台去对比一下试试,比起很多唐朝的砚台都要小上一号。”
布利斯根本就不清楚这些,关庆文很和适宜的让人取出了一块唐朝的普通砚台,然后又拿出文献让布利斯核对。
周子辰都不得不佩服关庆文很会做事,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做出合适的配合。
布利斯核对过后,正想要反驳,周子辰又说道:“你不用担心我忽悠你,这确实不能说明什么,毕竟这也是有例外的。”
“但是清朝的砚台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雕刻讲究,清朝的砚台大多精美,雕刻有各种花鸟鱼虫,甚至利用砚台本身的纹路,雕刻各种饰物,而唐朝的则是比较古朴,当然,也会有雕刻花纹的,但没有清朝的讲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