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地幔 (1 / 2)
众所周知,地球整体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构成。
最外层的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7km,是固态岩石层,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能达到70km之厚,而最薄的地方则是在大洋底部,像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地壳可能只有1km甚至更薄。
地壳之下,便是厚达2900千米的地幔部分。地幔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再往下,便是地核部分。
地核又分为外核、内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6680℃。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
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5155千米处。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由于横波在内核存在,所以内核可能是固态的。
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学者认为,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5120公里之间。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
这些资料,当然都是我这大半年研究了解过的,由于反复的查证,所以对于地球内部构造,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当然,如果科学家和书本正确的话。
所以说,从这些无底洞中喷出的熔铁岩浆,就非常有考究了。
第一,它们绝不可能来自于地壳,因为地壳厚度仅有几十千米深,像青海这里,估计也就二三十千米,但这些无底洞,动辄就是上百千米之深,远远大于地壳的厚度。
第二,既然上地幔的元素构成大多是铁和镍,那这些熔铁岩浆,就很有可能来自于上地幔,但又不可能是很靠上的位置,因为一般普通的天然火山喷发的岩浆是来自于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那里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天然火山。
天然火山喷发出的火山岩浆和火山灰,由于流动性差,会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从而形成山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