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少爷小姐再组队 (2 / 3)
解释起来话长,其实赵远“悟道”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就连赵裕德都只以为儿子是被自己的话触动,而略微愣了一会儿。
那种奇异的感受缓缓消退,赵远的脑子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他没有再去尝试追寻刚刚的感觉,而是迅速将心神转回到“实事求是”上来。
父子两个继续交心,又谈了村里回来的年轻人应该如何使用,后续的待遇应该如何规划,同时各家有人回有人不回,将来如果事业没有多么大的发展也还罢了,若是村里的农家乐和旅游起来了,这些早起投身的人又该有些什么额外的回报。
别看赵裕德一二十年都不关心山外的事情,但他一言一语,却总能点醒赵远。
事业不止是金钱的堆砌,更关键的是凝聚人心。
史玉柱当年大起大落,从闻名全国的“高科技大佬”、“保健品大佬”,搞到差一步就破产清算,但他后来能够在欠债无数的情况下卷土重来,靠的就是即便到了破产边缘,依旧跟着他的核心团队!
与之类似的还有马云,当年阿里巴巴的窘迫,更是广为人知,站在聚光灯下的马云的背后,同样有着一支不拿工资倒贴钱都不散的核心队伍。
这些例子,赵裕德是不知道的,但赵远知道。
一经提醒,赵远便也意识到了人心的重要性,他比起那些人,有个绝佳的优势,那就是本乡本土都是沾亲带故的熟人,而且他的目标也是为了发展家乡,大家聚在一起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只要赵远能够做到大致公平,让大家都看到好日子的奔头,队伍就很好带。
但有一利便有一弊,乡亲们的文化知识有限,当事业做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的能力必然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到时候赵远能不能让绝大部分“元老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就是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
至于请“元老们”回家休息,到外面去招聘人才,赵远不打算考虑,有限度的吸纳人才可以,但全部换上外人,绝对是不智的。
就在父子两个交心的时候,村里目前唯一的“外人”,正在跟闺蜜打电话诉苦。
“小云云,我好气啊!”陈悦穿着牛仔短裤,把露在外面的两条大白腿盘到椅子上,整个缩在墙角里,抱着电话,边说话边观察着大门口,随时防止有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