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 刘焉的信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以至于在曹操和袁绍这些党人管理西园新军的过程之中,他们不但没有尽一丝一毫的力,甚至还想方设法的削弱新军的力量,其实也相当于是间接的削弱了朝廷的力量,最终使得诺大的洛阳,面对强势的董卓竟毫无反抗之力,自然而然的就被董卓夺取了洛阳的控制权。
这个事情不能不说曹操和袁绍他们也要在这其中负上相当大的责任。
不过对于这样的事情,刘宠自然是早已有所预见的,而且也乐见于此,毕竟正是因为朝廷上宦官和党人之间无下限无休止的争斗,才给了朝堂外的野心家们以实现自己野心的机会嘛,刘宠自己也是作为野心家的一员,对于这样的行为其实还是要点赞的。
在听取了谢承廉的报告之后,刘宠知道了洛阳的局势虽然有些出乎刘宠预料,但仍旧在向着有利于刘宠的方向继续发展,见此刘宠就安心了许多,转头拆开了刘焉给他的信封看起信来。
不算太长的一封信简单明了的说明了接下来刘焉一系列的安排,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利用州牧制,使三个宗室成员从朝廷里离开分别担任益州、荆州、幽州的州牧,以此来获得当地的控制权。
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幽州刘虞,刘焉的布局在这封信中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固然这三人在汉末这个特殊的时代也足以堪称是一时俊杰,但是终究最后还是成了那些真正的英雄豪杰的陪衬,堂堂大汉宗室居然成了一张背景板,最后只有一个卖草鞋的人站出来扛起来了刘氏的旗帜,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颇为讽刺的事情。
这三人无一不是封疆大吏,无一不是朝廷高官,无一不是久历官场,无一不是出身高贵,然而又无一人可以力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无一人可以真正做到匡汉兴刘,从历史上看简直是汉室的耻辱,比刘宏这个罪魁祸首也强不到哪里去,使得这一段时代成为了宗室最后的绝唱。
刘焉的想法刘宠也很明白,无非就是大乱将起,想要告诉刘宠让他小心应对明哲保身。但是刘宠对此有着恰恰相反的看法,既然大乱将起,那么不但不应该明哲保身避乱于外,反而应该主动身涉其中,站在动乱的中心,去做那个火中取粟之人,逃避决不是最理想的应对方法。
届时刘宠说不得要站出来代替刘焉,也去做一做那个宗室的代表了。
“呵,宗正卿这手笔倒是挺大,无愧于宗室领袖之名,只可惜终究还是受限于眼界,统统都是流于表面的安排,对于最重要的事情却反而毫无准备。”
听到刘宠的评价,谢承廉有些疑惑不解,在洛阳之中刘焉可以说是素有贤名的,像刘宠这样的评价似乎不应该放在刘焉身上。
“大王这话却是何意?”
刘宠将信封放在桌子上指了指,让谢承廉也看了一遍这封信,随后道。
“宗正卿已然预见到洛阳两党之争必然引发大乱,因此宗正卿为了避难于外做了诸多安排,重设州牧制,再提议由宗室之人担任州牧,一方面是为了避开洛阳的动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宗室的影响力不因为从洛阳离开而衰减。”
随后刘宠点了点头肯定道:“这个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宗正卿却忽略了最最关键的一点,洛阳大乱之时他和另外两人是可以避开,那么大乱之后呢,宗室该如何自处之?这一点宗正卿从未考虑过,没有一丝一毫的准备,便是这一点,就是这个计划最大的败笔,足以使得宗正卿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说完刘宠又摇了摇头道:“实际上依寡人之见,这等谋略无异于掩耳盗铃,看似远见卓识安排周密,实则是鼠目寸光,不过是将本来会波及到宗室的大难往后拖延了一些年头而已,于大局毫无益处可言。”
刘宠的这番话说得谢承廉在一旁听着都有点冒冷汗,虽然眼下大汉朝有些风雨飘摇的味道,但即便如此刘宠这番话也是相当大不敬的了,不过谢承廉仔细一想,大王原本就犯过僭越之罪,跟在家里祭天比起来,说几句要杀头的话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刘宠笑了笑看着谢承廉,心想这小子八成在心里嘀咕自己,刘宠也不多做解释,毕竟解释就是掩饰,只是吩咐道:“洛阳党争本质上是太子之争,国本之争,争的是整个朝廷的未来,这一场大乱是无论如何都没法避开的,因为无论宦官还是党人都避无可避,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尤其是万一天子将要大行的话,那便是天下大乱之时。”
这时的刘宠颇有深意的对谢承廉道:“你在洛阳务必要关注这些消息,尤其若是时局有变,无论大事小事都必须要第一时间回报于我。”
谢承廉点了点头携令而去,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刘宠从迷茫懵懂到了逐渐认清自己要走的道路,自己作为大汉宗室的一员既无法,也不可能从乱世之中抽身而去,那么除了主动参与其中,火中取粟以外没有第二种选择。
像是刘焉那些宗室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想要等着乱世过去的鸵鸟心态,刘宠是绝不会有的。
自从去年的黄巾之乱以来,刘宠就一直在民间收拢豫州各郡县无家可归的流民,在陈国大兴土木的同时由刘虞率领这些流民开垦土地。
实际上虽说在汉末中原大地还没有经过彻底的开发,即便是在陈国这样的富庶的郡国也仍然有着相当多的荒地等待着开垦,只不过历来朝廷向来不关心郡国的发展,郡国的国相更是只是来混日子的更加不会考虑陈国的未来和当地百姓的未来。
也就之前骆俊的时代来了他这么个二愣子,哪怕是当个不受重视的陈国相也将陈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在汉末的乱世之中也堪称仓廪充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