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节汽油风波(7) (1 / 4)
考核组对于红日公司最终产品是汽油,最大的困惑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俩个字”效率”,一个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另一个是电转换成汽油的效率。
第一个光电转换效率已经从电站的输出功率得到了证实,虽无具体的转化效率的数值,但从输出功率达到705KW的数值来看,目前就是世界上的实验室产品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对于另一个是电转化油的效率,因为没有具体的实验数值,现在还不好确评价。
如果把电的能量最终以汽油的形式储存起来,专家组成员中不少人还是自信能够实现的,上世纪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用高压电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烯的实验,也都取得成功,但那时是实验,不是生产,实验可以不计代价,只要有结果就可以了,可也就是许多实验成功,但商业生产却迟迟不能进行的原因。
看看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了,王有财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就准备让专家组成员去开一顿,于是他就向梁靖市长私下里说了一下,梁靖也觉得这些专家年纪都不小,万一累出病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于是招呼大家一起去用餐。
不说吃饭还好,一说吃饭,几个白发苍苍的化工专家不乐意了。
这红日公司到现在汽油还不见,是不是想把大家骗去吃饭,然后来个调包,在反应釜里灌入汽油,然后充当自己的产品?
不行,我们得在这看着,看他们到底能玩什么花招,想当年“虎芯”出来时,大家都信以为真,结果那个传说中的“虎芯”最后被证明是一个红皮白瓤的外国货,这年代,不是大家不相信,而是造假手段太高明啊,结果弄得大家对于许多新事物轻易都不敢相信。
梁靖一看,专家们对吃饭不敢兴趣,非的要看看这油是咋出来的,只好向王有财一摊手,那意思很明确,人家不见到油,决不会离开工地。
不行,再怎么忙,也不能不吃饭,既然他们不放心,那就在这儿边吃饭边守着反应釜,这样大家该没意见了吧。
功夫不大,红日公司的食堂几个工人抬来了几张饭桌,后面还跟着一大批送菜的员工,大家在现场用餐,没意见了吧。
下午5点的时候,看着反应的差不多了,杨晓过来向王有财汇报,今天从太太阳能发出电大部分都转化成汽油,可以验收了。
这下,所有的人都汇集到反应釜的出口,随着逆反应工程部主控计算机鼠标的点动,反应釜的储油罐阀门打开,一阵刺鼻的汽油味弥漫在空气里。亮晶晶的汽油流入早已准备好的几个塑料桶内。
看到这一情形,现场的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泪流满面,中华的能源缺口从此将不再依赖国外了,中华的红日公司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之一难题了。
徐光和梁靖此时也被现场气氛感染的眼角湿润,一开始他们努力促成这个项目,还是从政绩考虑,现在他们考虑的是已不再仅仅是政绩了,而是更好的让红日公司发展壮大,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已足以让他们这一届政府为江州人民,为中华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看到大家好像都有些哭哭啼啼的样子,王有财赶忙出来打圆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