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不省心的文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3章 不省心的文人 (1 / 2)
        对朝战争取得胜利,这是好事,陆东源本来应该高兴的,但是,别忽略了这是什么环境!

        这是个皇帝被众人审视的年代!对于明朝的大臣们来说,最好的皇帝,那就是像天启那样的,不管事,安心的当个橡皮图章,但是为何天启会被大臣们骂,主要是丫的把权力都放给了宦官,让魏忠贤成了九千岁,这绝逼就不能忍了。

        但是私底下,大臣们是希望皇帝不管事,什么事,都让他们干的,特别是明末以后,随着士大夫势力的做大,那就不可逆转了。在背景板里说过,朱和尚是以取得豪门大户的合作,才取得天下的,所以,在新朝制定政策之初,许多政策都是照搬宋朝的,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对士大夫有利的,那就坚持,比如不纳税,鼓励读书。

        不利的,比如刑不上士大夫,丞相制度,这个,是被老朱所不容忍的,虽然前期老朱忍了,但后期,老朱就开始连连发刀!

        明初三大案,蓝玉案、胡良镛、驸马走私案,其实抛开历史的定义,仔细思考,老朱为何要大办特办,他不是糊涂了。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老朱的目标,就是要打击豪门大户!

        蓝玉为人桀骜,肆意妄为,打江山的时候,老朱可以忍,但是坐江山了,怎么可能容忍那么牛逼的存在?而且这丫的还和文人的关系好,这就更不能忍了,这是要取而代之的节奏啊!所以,必须给老兄弟们立规矩,结交文臣者死!

        这又是胡良镛案的导火线,胡良镛作为江淮豪门,以后和蓝玉关系好,就能把皇帝架空,这更是犯忌了。所以,借蓝玉案,又牵扯到胡良镛,然后大开杀戒,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其中杀错了人?但是,作为屌丝出身的人,他自然知道,这些豪门大户的存在,那就是对自己皇权的威胁,老朱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扶持自己的家族,另一个,重点打击其他的豪门大户。

        到了暴君朱棣,也和老朱的观念差不多,他更彻底一点,连藩王也打击,当初的株连十族,也不是没有对世家大族的警告,你他丫的,别想着和我牛逼!

        但到了明末,这状态逆转了,毕竟治理国家,还是要靠文人,然后文人出头了。而让历史最诟病的一点,皇帝们都爱使用太监,这未尝不是皇帝为平衡文人的无奈之举。

        对于陆东源来说,朝鲜屈服,进一步完善驻军制度,控制朝鲜的命脉,这是一个大的成功,后世对朝鲜,为何屡屡吃亏,就是没有掌控住!但在明清,周边的国家,对大明那是从心理上认同!所以,陆东源如果连这个都不会利用好,那就真的只能玩小白文的套路,靠虎躯一震来打天下了。

        虽然陆东源不认同明朝对于藩属国的定位,但不得不说,这就和后世的鹰酱一样,到处有小弟哭着喊着要**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可千万不能自费武功!

        但大明向来以仁义打天下,从不玩西方那一套,两者一个是霸道,一个是王道,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连占人便宜都冠冕堂皇的王朝皇帝,自然是要玩王道,所以,陆东源没有过分削弱朝鲜,反而还在另一个方面促使了朝鲜的强大,驻军,意味着以后朝鲜的安全,将由明朝来负责!控制外贸口,双方达到互利的目的,明朝有了基地,就可以充分的实现两国之间的物资交流,促进财富的流通。

        陆东源自认为做得很不错,但是他忽视了,这个朝代的士大夫们,为了一个不对明朝友好,处处给大明使绊子的光海君,结果不认可李倧!虽然后来接任的李倧,对于大明比光海君恭敬得多,虽然丫的也有背后捅刀的优秀小人传统,但是他的各项制度,都是亲明朝化,连政治制度,都照搬明朝,可以说,李倧的存在,比光海君更好得多。

        但丫的就不认可李倧,包括袁可立,也是觉得李倧干掉光海君是大逆不道!这个陆东源就无法理解,换了自己,像光海君这样野心勃勃,到处给大明捅刀的人,自己想方设法,也得灭了丫的!结果有人拨乱反正,这些士大夫们却不领情,反而要坚持让光海君这个混蛋上台!

        这**是脑袋坏掉了!陆东源很无语,本来他想攻击朝鲜,有人会反对,结果如袁可立这样的清流都是举双手赞成!这就没天理了。

        而且更没天理的还在后面,自己控制住朝鲜,让整个第二战场形成完整的态势,这**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理解这样做的后果,有人竟然喷自己了。

        这**还有没天理?陆东源看着自己案头增多的奏折,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这增多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关于政务的,而是御史们的奏折!

        “这都闲的没有事了?”陆东源咆哮道,御史不因言获罪,即使真处理了,那些御史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出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