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特医后备培养人员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特医后备培养人员 (1 / 2)
        吴希生和凌昭阳算得上是同门师兄弟了,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虽说这些年不是常来常往,上次吴希生去邗江动手术也没知会凌昭阳,但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他们这种关系。

        “吴教授,凌教授说你上次去邗江都不告诉他……他可生气了!”坐下闲聊了几句之后后,梁山就把凌昭阳的话带给了吴希生。

        吴希生哈哈大笑道:“他不是能掐会算吗?你告诉他,我去邗江治病,就是不告诉他……他咬我啊?哈哈哈!”

        上次梁山帮吴希生诊脉看出了他心脏血管也有畸形,后来手术方案因此而做了很大调整,现在吴希生的情况非常好,梁山看着他面色红润的样子,也颇为欣慰。

        当初他和吴希生约好了,等他考上南都医大一定要考吴希生的中医学专业的,结果他不但没有填报吴希生的专业,更是直接被篡改了志愿,说起来也是一个遗憾。

        不过,当梁山客套地表示了这个意思之后,吴希生却连忙摆手道:“不不不!你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能跟着凌昭阳这老小子当学生,那可是你前世修来的福分呢……听说他准备把衣钵传给你?”

        虽说吴希生和凌昭阳的联系并不密切,但对于梁山的情况,他却一直都在关注着,前不久他去燕京开会,遇到白跃生提到梁山,他就打听了一下,得知凌昭阳已经正式收梁山做衣钵弟子了,他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当然,同时也略微有些遗憾,在他看来,梁山是有潜力能成为一代名医的。如果能有梁山这样的弟子,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中医的传承,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人。如今西医普遍得到公众认可,连带着学中医的学生也少了很多,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更是很少会选择中医。时间一长这人才断档后继无人也使得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像吴希生这样的中医理论研究学者,他的精力主要还是在中医的学科研究和教学上,相对而言每年的毕业生不少,只是能够让吴希生看得上愿意倾囊相授的却寥寥无几。

        聊了一会儿之后,梁山正准备告辞的时候,吴希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梁山,你稍等一会儿!”电话接到一半的时候,吴希生对梁山说了一句。

        等他把电话挂断之后,他犹豫了一下问道:“梁山,你实话和我说,凌昭阳的本事……你学到了几成?”

        对于吴希生的问题,梁山一时有些懵,他想了想之后谦虚地说道:“大概一两成吧……吴教授,怎么了?”

        吴希生听到梁山的话,有些犹豫,但想了想还是对梁山说出了实情。

        其实,这件事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吴希生刚刚接到的电话是来自饶州市委办公厅的。

        “金陵军区的孔副司令员来饶州军分区视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连着好几天都咳嗽不止。饶州军分区请了医大附院的几位专家前去会诊,诊断的结果是急性支气管炎,这倒也不是什么大病,给开了药,吃了之后,一开始还有些效果,可没两天又复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