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秦氏家族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 秦氏家族 (1 / 2)
        对于梁山的计划,汪秋其实是有些不同意见的。和梁山欧仁皓他们不同,汪秋跟随欧若兰多年,对于商场上的很多事情都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对于国内那些豪门大族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是了如指掌。

        秦家虽然也算不上什么豪门大家族,但秦家在华夏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

        秦家祖籍江南海州宝峰县,秦卓然的祖上曾任清末麓州府左亭县令,其高祖在宝峰县老家行医家中有良田千亩富甲一方,在秦卓然曾祖父那一辈开枝散叶共有十一房子女,加上侄系旁支,秦家在宝峰当地也算的上是名门望族了。

        旧式大家族的规矩很重,但非常重视教育。秦老太爷对小辈们礼节上的规范要求极严,但在学业上却非常开通,既请了家庭教师,常年教孩子们读古书,也主张读“新学”。

        族塾之中不但有前清的老秀才传授诗书礼乐,还延请了留过洋的先生传授西学。秦家子弟因此而学贯中西,这也为他们那一辈人后来叱咤风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家子弟之中,最有名的就是秦孝庭的三叔公秦宫泉。

        秦宫泉幼年参加过科举中过秀才,后就读于燕京高等工业学堂,光绪三十二年赴菊国留学,在庆应大学攻读经济学。

        就在他留学读书期间,因其二哥秦宫沥参加了同盟会组织的“两广起义”,家中受其连累而被官府抄家,秦家就此一蹶不振,秦宫泉在海外的留学生活变得非常艰苦。

        秦宫泉留学回国的时候正值辛亥革命,他在海州寓居了两年多。北洋政府成立后,他曾因与梁启超的关系,赴京任职,但其厌恶官场,很快就弃官回到海州,进入了当时的华夏银行海州分行任副理。由此与华夏银行界的一位元老级人物宋汉章相识。

        宋汉章是银行界的老人,清末盛宣怀创办华夏通商银行时,他就是最早的职员之一,还当过燕京储蓄银行的经理,1912年出任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在金融界人头熟,办法多,是华夏土生土长的银行家,还曾当过上海总商会会长。

        在宋汉章的支持下,秦宫泉则运用他在菊国学到的关于银行、理财方面的现代知识,主张对华夏银行加以改革,为健全新式银行制度,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多年经营,秦宫泉成为了民国时期江浙财团的核心人物。

        南北相争时期,曾在北洋政府任职的秦宫泉,深知北洋之腐朽,随即和江浙财团的大佬们商量投靠南营。

        **为拉拢秦宫泉,在秦母故世之时亲自前往吊唁,令秦宫泉非常感动。其后秦宫泉就成了蒋氏内阁的幕僚,专门为其打理金融。

        抗战时期,秦宫泉任交通部长,拟定了修筑铁路的五年计划,但终因战事而无法成事,战争的环境下,铁路无法修筑,他这个交通部长无事可做。其后他就以健康不佳为由,辞职赴美考察,从此就留在了阿美利加。

        秦宫泉一生从事银行和实业,到头来是两袖清风。到国外生活后,曾托朋友把他存在家中的藏书全部卖掉,把钱汇给他。想买房子,又因手头拮据,向好友借钱……

        秦宫泉是秦家兄弟姐妹之中,名头最盛的一位,他在华夏现代金融史上,曾经留下过浓重的一笔,被誉为“华夏现代银行之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