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 新的推进技术与戴森膜 (10 / 11)
这是一种不应该自然出现在宇宙中的伟大生命。
两百余年后,生命科学院的那一代专家将这段dna序列从理论转化为现实,并合成了两粒种子,分别由不同的飞行器载往太阳系内空间南北两极直线对应的两点。
这两粒种子在宇宙真空中吸收光线,发芽生长,长出一片薄如蝉翼,却又能承受太阳风与宇宙辐射的巨大的膜。
几十年过去了,两片膜最终在黄道面完成精准的对接,成为一个橄榄型的巨蛋,笼罩了土星与天王星之间的轨道。
它既是机械,又是生物。
它在宇宙真空中存活,并完成光合作用。
与发生在一棵树里的量子反应不同,戴森膜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量子反应,更令人惊叹。
可以这样理解,一缕光在太阳轨道的这一面照射到戴森膜上,汇聚出的那一抹能撞飞电子的能量,可能在太阳轨道对角线的另一面诞生。
这瞬间,能量跨越了三十亿公里的距离,是光速的无限大倍。
与普通的植物又不同,戴森膜上被撞击出来的电子,并不会马上去撞击元素生成atp,而是会盘旋汇聚成一道巨大的电流,绕着戴森膜盘旋运动,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符合安培定则的巨大线圈,形成了与太阳南北极磁场同轨的巨大电磁场。
这个推动电流流动的电压,在人类目前的理解中,是无限大。
人类利用这个电压差,在戴森膜上构建并联电路,在太阳系空间内构筑出庞大的超远程微波输电网络,将电流送达到各个星球与太空基地上,为人类提供能源。
在唐天心的快速穿梭机前往天王星外轨道时,时不时的变向,就是在避开那肉眼无法看见的微波输电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