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变化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变化 (1 / 2)
        老子云: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摆事实,讲道理。古人的话,实际上,还真的是很有道理的。

        起码就王也看来,此时的纪纲,基本上就属于这样的一个状态了。

        整个永乐九年到永乐十一年,三年的时间,他只证明了一句话,那就是,他纪纲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这三年间,永乐朝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永乐九年的冬至当日,因为王也慧眼识珠发掘出来的神医李郎中而多活了这许多年的徐皇后,还是没有熬过命运,于当日崩于南京。当时正在北巡的朱棣闻讯,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与徐皇后伉俪情深,与其说是夫妻,更像是曾经在一个战壕里面战斗过的战友,是莫逆的知己,是那段艰苦岁月里共同承担一切的知音。她的死,对朱棣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朱棣匆匆从北部边界反驾南京,这一待,就是整整的两年。

        而在这两年间,王也自然不可能不去工作了。因为在普通人的眼中,他大概已经是濒临破产。人已经搬出了顺天府的府城,住进了自己买回来的王家老宅里面。而一应的生活,也比在顺天府里的时候,不知道要简单了多少倍。

        如果不是仰仗着朝廷发给他的那些俸禄,他估计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

        首先是刘贵,趋炎附势,脚踩两只船,就是这几年刘贵身上贴的标签。他一方面和朝中的很多权贵交好,渐渐的,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做酱菜的生意人,变成了沟通朝中很多文官府邸的‘联络员’。

        他的酱菜坛子能够送到的地方,就是他的关系网所达之处。

        而在他为文官们牵线搭桥、沟通联系的同时,也还在暗地里做着纪纲的线人。

        纪纲这些年可是折腾了不少人,就连同为靖难功臣的阳武侯薛禄都因为和他产生了些许的口角,而被他一锤子砸破了脑袋,险些要了命。其余的大臣,他就更加不放在眼中了。

        只不过,对付文人,有对付文人的办法,死固然可怕,但对于文人而言,却没有身败名裂来得可怕。更何况, 纪纲想要一手遮天,靠杀人是不够的。他通过购买的方式,向刘贵买到了很多隐秘的消息,一旦有文官威胁到他,他立马就可以把那些证据拿出来,让此人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儿。

        一根扁担挑两端,刘贵这鸡蛋上跳舞居然还跳得挺不错的!

        至于当年曾经火遍了整个顺天府的随君意、任君尝,由于作为大掌柜的宋楚杰为人‘迂腐’,对一手栽培他上来的王也,可谓是忠心耿耿。对纪纲的搭讪概不回应,以至于惹恼了纪纲。

        王也当时正为了蓝采儿的事情,在求着纪纲冷处理,对于他的攻势,竟然并未采取任何的措施回应。因此,宋楚杰就这么被纪纲轻轻松松的打压了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