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廉颇老矣 (2 / 2)
林晓燕到来的时候,王家平的拉面馆刚刚进行了升级装修。以前的破破烂烂不见了,成了正规饭馆的样子。店里的员工也已经增加了道四个人。家平在眷村收了个徒弟,是暂编二十七师老兵的儿子。年纪轻轻老实能干,王家平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实在累了就在门外的马路边抽一支烟。
虽然说蒋老总统还在位置上,每年的元旦还是回发表一篇**的讲话。大家都越来越知道,反攻是没有希望的了。大陆虽然处在动乱里,但是其数百万的军队实力还在。断不是几十万人的国军能撼动的。老**,更像是提醒大家虽然偏安孤岛,却不能忘记自己的来处,不能忘记海峡以西的大陆故土。
如今的台湾实际已经专心搞建设了,党政军实权慢慢落到了行政院长**手里。蒋总统要培养儿子接班,已经是一看便知得了。大家不怎么关心这些,因为**在台湾没有架子,是个很得人心的人。早年的苏联的生活影响了他一生,和某些党国官僚比起来好得多。
随着局势的稳定,白色恐怖的气氛慢慢缓解了。台湾利用美国的技术资金支持,大搞建设。经济发展一年好过一年。很多老兵眼里这里就是家了,目前剑拔弩张的形势,回到大陆只是一种妄想。先把这边小日子过起来吧。
十大建设搞得十分红火,一些退伍老兵(他们有个专门称呼:**荣誉国民,简称荣民)也获得了生计。大家用对岸的乱象比较自己的生活,大家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大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家平的面馆才有好生意做。家里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方静雯虽然是中央大学医学院的肄业生,但来台湾之后一直坐着家庭主妇。王家平只求家里日子过得去,对方静雯的一切都采取包含态度。毕竟已经是三个孩子了,家庭事务也是十分繁琐的。只不过有时候王家平想起来,很为方静雯可惜。抗战期间那个不畏强敌,到抗日前线当护士的热血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天天抱怨的黄脸婆。王家平累了一天,回家来几乎不敢说话,因为一说话就可能发生争吵。
其实比起大小姐的方静雯来,王家平又何尝不被人惋惜呢。不说别人,就是家平的老上级季虎亭就在为他奔忙。日见老迈的季虎亭曾当众说:”只要老子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为袍泽伸张正义。王家平的事没有比我更清楚的了。“
王家平也劝说过老长官,不要再做无用功。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
“你不要管我的事,这是我的事。扯好你的拉面就行了!你本可以在国军里步步高升.”
季虎亭头发花白,拄着拐杖。说话也有些口齿不清楚了。王家平想起当年在台儿庄关帝庙,季虎亭摔酒碗给敢死队送行的情景,常生出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不打仗了,日子也就过的快起来。在没有战场上那种分分秒秒的煎熬。
其实按照国军的传统,因为方次长的关系,王家平就是还在部队里也不会遭到重用。蒋老总统一向心胸不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在他眼里凡是忘恩负义的,他是绝对容不得的。所以王家平这种身份,被赶出军队绝对是个必然。
想透彻了这些,王家平就释然了。老长官愿意管,那就叫他管吧。自己当不知道这回事就行了。人老了都比较固执,就算平反了能咋样,这么多荣民,还不都是自谋出路?他早下来几年倒成了得益者了。起码养家糊口不再是问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