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五章林家大庙 (1 / 2)
“你成了一只手,没个女人照料,冷锅冷灶的,怎们过日子?成个家吧。有了婆娘孩子,你这院子里就有活气了。”
“嫂子,你看我都残废了,又破了相。就别祸害人家了。我才打听到,林二柱的姐姐是个寡妇。过些日子我就到那边看看。如果人家不嫌弃我,我们就两家成一家。二柱是为了掩护我才牺牲的。”
再见到依然丰满俊俏的惠英嫂子,家安已经心如止水了。过去的那个夜晚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但嫂子看着他的样子,却哭成了一个泪人。这中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分,偏偏谁都不能说。
惠英嫂子离开之后,王家安觉得这件事不能再等。就找了个时间,接了一头驴骑上。往林二柱的老家林家大庙走去。
因为自己后来也受伤了,家安并没有看到林二柱背包里的遗书。林二柱家的实际情况,是家安回到老家之后,辗转托人打听到的。
林二柱参加革命的时间,比王家安早半年多。他的家在路西的大山里。从小父母双亡,是跟着姐姐长大的。林二柱的姐姐林月娥今年嫁了一个**连长,这个人在台儿庄会战中殉国。现在带着一个儿子过日子。林月娥三十五岁,比家安大五岁。
有人可能会想到那个叫潘晓云的女子,单灯家安回到家的时候,潘晓云早就跟着大军南下了。在这之前因为消息混乱,古郡的人一度传说王家安已经牺牲。潘晓云难过了好久,还想去找家安的下落。但什么都没打听到。大军南下,接收国统区需要大批干部,潘晓云就跟着走了,离开了老家这块伤心地。
家安回来之后打听到了消息,心里倒觉得很高兴。自己这个样子,配不上潘晓云了。
王家安特意选了一个好天气出门。二柱的家,距离王家凹足足有三百多里,骑驴上路起码要走两天。
解放初期的中国大地,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象。它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画纸,在等待着当政者画一幅前所未有的美丽图画。二十二年的革命,无数先烈倒在前进的路上。现在是人民的江山,总算是理想成真。全国上下卯足了尽头,医治战争创伤,建设美丽未来。
清新的民风让人心情舒畅,多年的奋斗总算是得偿所愿。家安骑在驴上,想起李珍儿当初教训自己,仅仅执着于报私仇是狭隘的,我们要为天下的劳苦大众报公仇。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家安路上的留宿是在铁路西边的煤矿。解放后煤矿被人民政府接收了,家安的患难之交,丁二冬同志现在是副矿长。惠英嫂子的丈夫志安哥参加了工作,是铁路货运站的支部书记。货运站几乎就是为煤矿服务的,治安哥和丁二冬熟悉。当天晚上,三个人在矿上的小招待所一起喝酒。回忆起战争中的种种,都不胜唏嘘。
“家安,你就是没了一条胳膊。为什么不出来工作呢,我看见人家一条腿的都工作了。你可是当过营长的人啊。”席间,看到家安风尘仆仆的样子,孙志安有些难为情。
没想到王家安却说:“革命已经胜利了,我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公家的岗位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同志吧。其实我能捡回一条命,就已经知足。”
一直以来王家安在孙志安面前,一直觉得有压力。他虽然没有做过坏事,可毕竟心里有个疙瘩。现在他成了一个残废人,脸上也带着伤疤,反而看一切人都心安起来。那天惠英嫂子来,是让孙志安的侄子跟着牵驴。说了孙志安出去工作的情况。
“你看家安,就是境界高。你可是多次立过大功的人,不居功自傲,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丁二冬在旁边凑趣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