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围魏救赵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围魏救赵 (1 / 2)
        闺女到庙里去烧香,被鬼子调戏了。他堂堂少将司令不敢说一句公道话,却只是骂闺女招祸。这一份心思连参谋长都看不下去。这一次如果陈来福硬气一回,鬼子们不一定就敢如何。现在不是抗战之初。现在的鬼子,不论力量还是士气都到了强弩之末。陈来福手下七千多人,绝不是个小数目。况且这事是鬼子无理在先。

        可老奸巨猾的鬼子还是把陈来福带到沟里去了。这真是当汉奸的悲哀。在鬼子那里,别说就是调戏了陈来福的闺女,就睡了他的老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人根本不会被平等相待。在日本人眼里,说白了就是一群亡国奴。

        鸣凤岭里还是在厮杀着,王家平带着二十几人攻到了半山坡里。家平忽然发现自己拿错了武器。他不应该拿一支花机关,而该是一支中正式。这花机关用的是驳壳**,除了弹雨密集,射程和驳壳枪差不多。这样的枪械,在近战的时候是很有力量的,但是现在敌人却不给王家平近战的机会。只能用狙击手除掉敌人的火力点,这样才有可能冲上去。

        王家平伏在半坡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几个开过枪的已经被被鬼子打中了,尸体滚下山去。家平一狠心也跟着滚下去。

        滚到山根来不及说什么,就从一个兵手里夺过一支步枪来。那士兵竟毫无反应,已是靠在山根死去多时了。

        家平抄过来的正是一只中正式。多数中正式步枪都是在徐州补充的,一已经使用了几年。用这种枪的基本都是抗战老兵。家平想起季虎亭的口头禅:瓦罐不免井口破,将军难逃阵前亡。

        抗战七年多,中国人不知死掉了多少。要死的是军人也就罢了,更多的是数不清的平民百姓。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像是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小草,默默地生,默默地死。这些人里,也包括王家凹的乡亲,包括爷爷和姐姐。他们本是战争的事外者,但万恶的鬼子却对他们举起了屠刀。

        一想起死去的亲人,家平的血一下子沸腾起来。他没有再继续爬坡,而是在下面寻找角度,藏在一块石头下干起狙击手的差使。

        黑暗里有个好处,那就是敌人的机枪枪火因为连续射击暴露着。虽然看不到射手的位置,凭估计也能判断出来。这样的事家平不是第一次干。他推上一粒子弹,略一瞄准就打哑了一挺机枪。还是一挺重机枪。

        山谷里枪声大作,没有人注意到谁打死了机枪射手。他死了之后,副射手立刻补了上来。刚打出一个长点射,副射手也**了。而且是一枪爆头。

        半坡上的战士看到敌人机枪哑了,拼命向上爬。家平枪里的三发子弹转眼打空了,他不得不摸索着找子弹。这个空当,失去掩护的敢死队又被打下来了。

        王家平摸到十几发子弹后,恢复了射击。他不敢再躲在石头后面,那块石头也不是什么**。真暴露了就会被机枪打成筛子。要说现在的日军兵员素质,明显不如战争初期。鬼子把最好的部队都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华北后方的所谓治安部队,新兵很多战斗力下降明显。

        这样的战场态势,就是要找准一个点拼死反击。只要能爬到山顶就是胜利。王家平连续打死了几个鬼子,重点是清除机枪火力点。山坡上的战士也拼死攻击。山顶上敌人的阵脚开始慌乱了。他们不知道何处的神枪手,居然枪枪爆头。连死了几个人之后,那挺重机枪居然没人敢碰了。

        一个小队长不信邪,自己亲自操控,也**在位置上。

        鸣凤岭上的大战清风山的八路军不可能不知道。陈来福调兵在貔子山‘演习’的情报,更是在几天前传到姜海山这里。姜海山盯着地图考虑了半天,失声说道:“季虎亭危险了。”

        李民在旁边过来问道:“司令员。季虎亭一直在摩天岭。怎么会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