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不该按的按钮 (2 / 4)
就拿第八舰队中最强大的星际战列舰为例。巨舰堪比一座飞行的城市,把它拼装出来光零件就以千亿计。
将制造这些零件的工业链条辐射铺出去。至少需要三百多亿的产业工人。超过千万家零件工厂,三十多颗工业行星共同合作才能生产出来。
也正是因为产业链条实在太长,其中任何一家工厂生产的材料不合格、或者零件不配套,都能导致战舰的性能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数千年之后凯斯宾博士所在的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已经发达到令现代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无法建造出和老祖宗一模一样的战舰。即使是仿造山寨出来了,在性能上也要和原版差上一大截。
一条包含了三百亿工人的产业链,想要磨合得像一个人一样,可以想象这有多么的困难。
那个时候很多的科学家推测。以人类工业的发展速度,至少还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将一条生产战舰的产业链彻底磨合好。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才有可能生产出和老祖宗性能相等的战舰。
这还只是一条产业链,如果人类想要扩大产量多搞几条生产线,时间可能要更长,非几十代人不可能完成。
别的不去讨论,就拿现在的地球来说,为什么波音和空客这种大飞机只有欧美才能制造出来。主要原因还是一架宽体客机有六百万个零件,只有欧洲和美国这样人口充足地域广阔的发达区域,才能培养出足够多高素质的工人,组合出一条完整的大飞机产业链来。
不过随着中国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也已经培养出了足够的产业工人,建立起了结构稳定的大飞机产业链。生产出和波音空客一样好的大飞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还有到了21世纪,之所以只有中美俄才能研发出四代机?就是因为只有这三国才有足够长的产业链,来完成这种最新式战斗机的研发制造。
小国家先不说技术到不到家,工人都凑不齐,想生产大飞机只能是梦想。
不过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还开放了二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别说四代机了就是七代战机一起上,都有足够的人口把产业链延伸出去。
不过现在萧子显强行把人类带进了星际大航海时代,国内好不容易攒下的飞机产业链就要转型去生产飞船了。不过对于飞船这种复杂的宇宙飞行器,12亿人口显然是不够的,为了凑齐足够多的产业工人。中国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恐怕又要推行“光荣母亲”计划了,一户家庭生七八个崽子的时代即将再次来临。
萧子显在驾驶室里忙上忙下,柳智博和李泽雨、丁顺三人就只能站在一边看着了。不是他们三个不愿意帮忙,而是因为这三个家伙进入驾驶室后,这里摸摸那里碰碰,到处乱按尽帮倒忙。丁顺甚至按下了舰炮发射的按钮,幸好运输舰的航电系统还处在自检状态,无法进行射击,否则他这一按非得将发射隧道轰出一个洞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