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鏖战阳平关 (3 / 5)
曹操不像刘备,对于自己弟弟是怎么惯着怎么来,只见他道:“为将着,披坚执锐,可为帅者,必定虚怀若谷,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我始终认为你有大才,日后必定是我三军一方统帅,今日这般言论你太让我失望了,妙才,从现在起你不必参与汉中之战了,回关中和于禁屯田去吧!”
夏侯渊有的地方还真跟关羽有些相同,天下之人他谁都不畏惧,可是曹操是他唯一服的人。一看曹操真生气,夏侯渊赶紧收起那副倨傲的嘴脸,然后向曹操解释:“臣弟错了,再也不敢了,还望丞相给我一次机会。”
“行,我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我就给你一个机会,这样,你去自己帐中,读《孙子略解》这本书,每天日落前做一片文章给我,什么时候你能正确理解‘虚怀若谷’四个字方可出帐,在此之前你在大帐处一步不许出。”
夏侯渊固然识字,不过他更喜欢戎马生涯,这要是让他读书写字可是太为难了,他一脸的不愿意:“丞相,你看让末将戴罪立功吧!我要是领兵打阳平关……”
“够了”曹操突然大喝,把身边的庞统都吓了一跳,曹操严厉的道:“妙才,我不跟你讨价还价,如果你做不到,你就去屯田,此生不复启用。”
夏侯渊看到曹操目光中的凌厉之色知道不是开玩笑,他心中一冷,赶忙单膝跪地神色肃穆道:“末将领命。”
《孙子略解》其实是源自于《孙子兵法》,固然前者没有后者名气大,不过这本书曹操所著。曹操当时读《孙子兵法》的一些感悟,还有部分是曹操自己一些军事理论的理解。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夏侯渊去研究兵法去了,但这仗还得继续打不是?阳平关久攻不下也不是一个事呀!要说曹操帐下不是没有谋士,顶尖谋士贾诩更是被后世称为“毒士”。可是贾诩向来明哲保身,一件事情没有十成把握,贾诩是断断不会说出来的,这天下间这么多变数,做事情那里每次都有完全的把握?
所以更多时候贾诩更像一个摆设,出主意的时候反而少。善战的郭嘉荀彧等谋士都已经先后离世了,而程昱更多是对天下大势把握比较准确,一场战役下来,各方态度,外交利弊等分析较为准确,可战场上临机应变也不是其所长,剩下那些二三流的都不值一提。
先前只会作战的重任全压在曹操一人肩上,可是现在好歹还有一个庞统可以商量,曹操思考许久道:“仲达,你攻取铁臂山的法子能不能复制一遍,要是我们士卒从天而降,直插阳平关内,想必张卫定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庞统在曹操没说的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经过几番考量发现,确实行不通。
“丞相,我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来看确实不行。现在已经七月,此时只有东南风而没有西北风,如果我们乘坐热球,岂不是往自家营寨里飞?”
曹操紧皱眉头,仿佛是在思考什么为难的事情,这是曹操道:“可是我们总耗在这个也不是办法呀!天气越来越热,我北军将士不适应这里的气候,而且军中粮草也开始不足了,难道我们只能撤兵?”
“军中粮草不足了?”庞统一惊,如果曹操不说他还不知道呢!
“仲达在外慎言,我怕影响士气,除了我军中也就你知道了。”曹操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