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向汉中发难 (2 / 2)
张卫的性格与张鲁不同,张鲁性格谈不上懦弱但也偏文士一些,而其弟张卫就与他不同,张卫更勇武些,而且张卫也不甘于受到别人的驱使,自己当的主人那是何等畅快?为何要受人驱使。
“大哥勿要惊慌,据我所知曹操这次进军是往陈仓方向去的,看样子曹操是想顺着陈仓古道进军,而后逼近阳平关,曹操如此进军,我们只要守住阳平关与曹操僵持住,时间一久曹操不得不撤军。
“道理如此,可是毕竟曹操麾下的士卒可都是百战精锐呀!大哥怕你不是曹操的对手。”张鲁担忧道。
“大哥,曹操士卒脑袋是肉长的,我们也是,我汉中男儿何惧他曹操,大哥只需要给我一万精兵,臣弟必然能保证阳平关不失。”
自家子弟张鲁必然是信得过的,这就是和外人的区别,马超想要想要增兵张鲁要考虑再三,也不敢把手中的精锐派出去,可张卫要求就不同,张鲁丝毫没有犹豫道:“既然吾弟想跟曹操交手,为兄自然鼎力支持,这样吧!马超叛逃后我现在手中还有五万汉中精锐,我调给你四万,加上阳平关的五千守军,你拥兵四万五千,这是哥哥能尽的最大努力,祝你旗开得胜,保佑我汉中不失。”
三月曹操大军到达陈仓,古语有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城虽小,但是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一种非常规的用兵法则,是一种军事谋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战例。
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高低。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夺取陈仓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一个叫樊哙的大将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陈仓的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
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是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有时也可将“明修栈道”省略掉,把“暗度陈仓”单独来使用。
本来曹操大军来到陈仓就等于有了稳定的后方支撑点了,可以在此处囤积粮草,然后直取阳平关,但这个时候曹操军却意外的遭到了抵抗,一次交锋之下有余曹军没有丝毫的准备,大败而归,数千石粮草被敌人夺取。
后经曹操的探子一打听方才得知,原来是张卫说动的氐人,也不知道许给他们什么好处了,氐王窦茂率部族精壮万余人,持着地利抗击曹操。将此一战曹操也看到了氐人的战斗力,于是起了爱才之心,想招降这些上古时期就存在的氐人。
氐族先人究竟来自何方,鱼豢称氐人“乃昔所谓西戎在于街、冀、獂道者”。街、冀、獂道均属天水郡,街,即街泉县、治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冀县,治今甘肃甘谷县东;獂道县,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鱼豢所云氐先人为街、冀、獂道地区诸戎,正与氐族的传统地区相符。上述诸戎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秦孝公西斩戎之獂王事,獂王疑即是氐王。可知街、冀、獂道之戎,似为氐族源流之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