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8章 陆郎督江东,王嵩伐曹操 (4 / 5)
孙权又问道:“何为败敌之策?“
陆逊道:“若我所料不差,诸葛亮和夏侯渊都已经北返,不在韶关外的敌营之中。且刘曹为对付王嵩,都已将精锐调走,韶关外的敌军,必是从新占之地招募的新兵居多。待唐王所派援军从幽州来到南海之后,我们即便出关与敌决战,亦可战而胜之。此策利在正面击败敌军,提振士气,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会因此而出现较大伤亡。”
孙权又问道:“何为退敌之策?”
陆逊道:“待唐军到来之后,我们带两万军与唐军一起,从海上绕道攻打宁波和钱塘,给敌军造成反攻的假像。刘曹联军主力都在前线,只要我们攻打内地。刘备和曹操就得调兵处处设防,短期之内,他们就会因兵力不足而转攻为守。此策不会造成敌军重大伤亡,于我军亦损失最小。”
孙权沉思良久,难以决定。若用灭敌之策,可成就英雄之名,但之后呢,自己实力也会受损,且迁延日久,会影响到自己攻取交州。
若用败敌之策,虽能尽快击败敌军,提振士气,但兵力损耗过大,恐怕一战之后,自己连攻取交州所需兵力都不够了。
若用退敌之策呢?逼敌军自行退去,不能成就自己的英雄之名,也无助于提振江东军低迷的士气。
最后,孙权将目光转向自己的老师张昭,张昭见状,出列进言道:“陆郎三策皆是妙计,如何选择,当先看哪一策与我军最有利,再看哪一策能为王嵩牵制更多刘曹的兵力。”
孙权眼睛一眯,立即明白了张昭的想法:只有第三策即“退敌之策”才会让自己既能保存实力,又能让曹刘联盟南方不稳,为王嵩牵制住曹刘的更多兵力!
孙权果断地说道:“好,我就选第三策!”
陆逊忙恭维道:“主公英明,孙子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主公之抉策,高瞻远瞩,正符合‘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
陆逊适时地将孙权捧上主角的位置,自己则自觉退到配角的位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