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德者,同于德 (1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德者,同于德 (1 / 13)
        杨廷和,十二岁就中举的神童。成化十四年高中进士,当时也才十九岁。然后进翰林院做了翰林检讨,之后升翰林修撰、翰林侍读,属于少年成名的天才。

        参与编修了《宪宗实录》《大明会典》之后,又破格升为了左春坊大学士。正德二年,更是升为了东阁大学士,简直是大明朝仕途最顺利的官员。

        最关键的,杨廷和曾任左春坊左中允,是东宫詹事府的日讲官,专门给当时的皇太子即现在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讲经说义,据说,和皇帝关系极好。

        这么个人,怎么会被贬到南京,做个闲闲的南京户部右侍郎?

        王守仁心中惊疑不定,跟在双梧真人身后,到了云水客堂。

        王华坐在东首第一把椅子上,下面坐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器宇不凡风度翩翩,颌下几缕美髯飘在胸前。

        王守仁不由暗自惭愧,这杨廷和算起来比自己大十三岁,可是比起自己的病弱憔悴,杨廷和身体精神面貌双赢,简直看起来还年轻些……

        四个人寒暄行礼,好一会儿才落座。王守仁斜斜坐在西首凝神细听,并不多言。虽然在北京共过事,可东阁大学士与兵部小主事之间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即使在自傲的、自幼立志做圣贤的王守仁心目中,杨廷和那也是相当值得尊敬的前辈英雄。

        当然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两个人实际上是大明中期机智谋略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谁第一?谁第二?五百年来一直有分歧。

        王华首先沉不住气,直截了当地问道:“石斋公,你真是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前儿看到邸报我还将信将疑,今儿人就到了!怎么会突然来了南京?”

        杨廷和微微一笑:“南京不是挺好?江南锦绣之地,又靠着太祖孝陵,是我大明的**呐。”

        虽然是笑着,但整个人恭肃严正不怒自威,令人不自觉地有些惧意。

        王华闻言便有些急:“石斋公!我特意等到了这朝天宫了才问你的!这里没有外人,尽管放心!”

        见杨廷和面色不变,又问:“是不是写诏书出了娄子?”杨廷和所任东阁大学士,是专掌诰命起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